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十年位列全球前三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11-08 18:07:57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联合发布《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78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连续十年位列全球前三,对外投资大国地位稳固。

公报显示,2021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79万亿美元,连续五年排名全球前三。2021年中国双向投资规模基本相当。

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其中,八成投资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制造、金融、交通运输领域,流量均超过百亿美元。2021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金融、制造等行业投资存量均超千亿美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企业超过1.1万家,约占中国境外企业总量的四分之一。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24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中国全年对外投资流量总额的13.5%;年末存量2138.4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7.7%。

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方面,2021年,中国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投资877.3亿美元,占57.7%。2021年末,地方企业在境外设立非金融类企业数量占比达86.3%,广东、上海、浙江列前三。

2021年,中国对外投资带动货物出口21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3%;带动货物进口1280亿美元,增长44%。当年境外企业向投资所在地纳税5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为当地提供约395万个就业岗位,互利共赢效果显著。

相关推荐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从“污染治理”到“低碳引领”:中国碳金融实践赋能“全球南方”

2025年9月7日至20日,“一带一路”资金机制与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在北京、广州两地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不仅搭建了南南合作新平台,也为发展中国家协调经济增长与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