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萧县:蘑菇种植奏响产业“致富曲”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1-06 13:40:29

“看看这用玉米芯和棉籽壳为原料种出的黑平菇,像不像盛开的花儿一样,不仅品相好,而且产量高,每公斤批发价在两块五左右,搁旺季每公斤都能卖到6块多呢!”日前,在安徽萧县大屯镇瓦房村雪枫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蘑菇大棚种植基地,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纵华魁自豪地说。大棚里,工人们正将摘下来的蘑菇放入菌堆间小轨道上的车筐里,然后装车,准备销往县城各大超市及江苏徐州等地。

2018年底,瓦房村在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和县审计局的帮扶下,通过银行贷款、争取乡村振兴专项发展资金及村“两委”自筹的方式,集资116万元,率先建成瓦房村果蔬基地,共10个大棚。2021年,瓦房村党支部领办建起了雪枫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先前的基地进行扩建,将蘑菇大棚增加至30个,总占地面积达35亩。

“产业振兴是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关键。2018年,俺村集体收入才6.1万元,通过发展蘑菇产业,2021年达到了71万余元。照目前的行情,这30个大棚,每棚能收入4万多元,一季子下来,整个基地就能让村集体收入增加100多万元!”提起蘑菇产业发展,纵华魁感慨地说。

发展蘑菇产业,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间接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这两年我一直在蘑菇种植基地干活,每天工资按件计算,多劳多得,每月能挣2500块钱左右。”该村脱贫户、50多岁的王美英说。目前,全村像王美英一样在基地就业的村民有80多人,从当年8月一直干到第二年4月,平均每人能收入2万余元。

“以前种植黑平菇,都是购买外地的菌种菌袋,成本高,从今年起,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我们申报了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开始利用小麦秸秆和玉米芯等原料来培植菌种菌袋,并在高楼村建设了洁净接种车间、生产车间、菌包生产线、智能恒温培菌车间、标准食用菌示范大棚。如今,通过自繁菌种,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加工的菌包还销往全国各地,形成了产业链。接下来,我们将在全镇推广蘑菇分散种植模式,把加工出的菌包分配给周边农户,菌菇收获后再统一销售,并采用‘龙头企业+农技人员+农户+食用菌’的协作发展模式,助力各村企业走得更远,帮助农户致富增收。”大屯镇党委副书记王忠峦表示。(张祖北)

相关推荐
安徽萧县多措并举打好秋收秋种“保卫战”

近日,针对连续阴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萧县积极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把秋收损失降到最小,把秋种工作做到最优。

安徽萧县实施“五大行动”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萧县以人居‌环境提升、金融创新、‌治理提效、‌文化提韵、‌产业提级“五大行动”为抓手,探索和开辟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径。

培育新动能 塑造新优势 安徽萧县发展改革工作“新”意盎然

2025年以来,萧县发改委一系列创新举措落地生花,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奋力打造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