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天长:小小“鸡头米” 致富“金豆豆”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8-31 16:15:01

初秋时节,芡实飘香。连日来,在安徽滁州天长市仁和集镇宏丰芡实专业合作社芡实基地内,70多名采摘农民工正在董尖圩里来回穿梭采摘芡实,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采摘农民工们身穿皮衣,熟练地采割芡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家闲着没事,来这里采摘芡实,早上6点钟就过来忙活了,每天还能挣240块钱,工资不低,中午还能回家休息。”正在圩塘里采摘芡实的王桥村村民陆宝兰说道。

据了解,芡实从8月中旬正式进入采摘期,10月中旬基本采摘结束,可连续采摘7-10次。芡实基地吸纳仁和集镇王桥村100多人季节性就业,其中10多人常年就业,人均月收入5000元至6000元。

“我们合作社今年种植芡实面积1000多亩,虽然受高温天气的影响,但我们及时采取了技术措施,加上今年芡实市场行情比较好,价格一路在涨,现在头等芡实鲜果价格已超过30元每斤,效益相对还可以。”天长市宏丰芡实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长宏对笔者说。

芡实俗名“鸡头米”,不仅美味可以食用,而且果实更具有药用价值,被人们誉为“水中人参”, 广为专家推崇和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逐年增大。针对芡实良好的市场前景,且具有便于管理、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天长市充分发挥本地水面资源丰富、湖滩洼地众多、群众有传统种植习惯的优势,积极培育大户,更新品种,大力发展芡实特色水产品种植。市里在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向种植合作社、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倾斜,通过全方位宣讲、党员干部带头、加快土地流转、技术帮扶等多种措施,推动芡实产业发展。同时,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新型产业化发展模式,引导种植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注册品牌商标,开拓省内外市场。近几年,相继成立芡实专业合作社7家,注册品牌6个,其中“芙蓉岗芡实”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30亿元。目前,“芙蓉岗”“湖珠”“千健”等品牌系列产品一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热销北京、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地。

近年来,天长市不断调整芡实产业结构,除了传统鲜果销售外,还通过芡实干果深加工,做成芡实饮料、酒、休闲食品等,提升产品附加值。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芡实产量可达4万吨,一二三产融合总产值可达23亿元。小小“鸡头米”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豆豆”。(李炳旺 李明)

相关推荐
安徽天长市农业农村局:高效推进小麦赤霉病防控 护航夏粮丰产丰收

安徽滁州天长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抢抓防治“窗口期”,迅速行动,全面开展小麦统防统治工作,助力夏粮丰产丰收。

安徽天长:居家环境“微”改造 探索养老新模式

近年来,天长市致力于建设家庭养老床位等智慧养老设施,对老人住所的卧室、卫生间、厨房、客厅、楼梯等关键位置进行适老化改造,营造无障碍空间。

安徽天长:基层消费维权投诉站助力群众放心消费

近年来,针对造假售假向农村转移的现状,安徽省天长市将工作重心向镇村倾斜,重点抓村级投诉网络的建设,通过建立村级消费者投诉站,让农民朋友们维权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