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怀远兰桥镇:“坐”上高铁 糯稻产业跑出“中国速度”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9-05 14:48:37

安徽怀远糯稻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至秦汉年间,其中“白莲坡贡米”是蚌埠市首个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农产品。近日,“怀远糯米”高铁冠名列车首发仪式在上海站举行,“怀远糯米”登陆中国高铁后,借势“中国速度”,进一步加快走出安徽、走向全国。

兰桥镇是怀远糯稻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并位于白莲坡贡米的生产腹地,全镇播种优质糯稻面积达到69000余亩。在“怀远糯米”冠名列车启程之际,兰桥镇的糯稻正进入扬花灌浆期,也是田间管理最重要的时期。

走进初秋的兰桥镇,绿毯似的稻田稻花飘香,稻田上空盘旋着正在施肥、喷药的无人机,机器声给广阔的蓝天、绿地平添了些许动感。不少种粮大户还组织人员进行人工喷药、施肥、除草,为夺取水稻丰收做最后一次“安检”。稻农们按照缺啥补啥的思路加强田管,力争以优秀的品质为高铁冠名后的“怀远糯米”增光添彩。

在兰桥镇,糯稻种植已有千年历史,清朝乾隆年间这里的稻米还被赐予了“白莲坡贡米”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来,“白莲坡贡米”更是供不应求,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东南亚和美国。这里生产的糯稻,口感好、黏性强,入选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近年来,兰桥镇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糯稻生产,全镇耕地清一色播种优质糯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力争当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当前,兰桥镇农民正抓住糯稻扬花灌浆的关键时期,全力打好糯稻田管这场硬仗,他们采取人工田管与机械田管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喷药,并对部分肥力不足田块增施钾肥、微量元素等,杜绝死穗、灰穗、减产。

为确保糯稻品质,兰桥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引导农民选用优质品种播种,逐步淘汰部分产量低、品质差、抗病虫害能力弱的品种,让“登上高铁”的“怀远糯米”真正不负盛名。该镇还引导农民打好品牌保卫战,严格把关,防止外地糯米掺入,损坏“怀远糯米”的名誉,真正做到一“糯”千金。

下一步,兰桥镇镇村干部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深入田间随时监控稻田病虫害情况,和农技部门密切配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治病虫害,乘着“怀远糯米”高铁冠名“东风”,全力夺取水稻丰收。(施广平)

相关推荐
安徽怀远榴城镇:发挥“领头雁”作用 培育乡村主导产业

为了发展壮大果蔬产业,沙沟村筹资建设35亩高标准果蔬温室大棚基地,用于果蔬新品的试种研发,后又建设果蔬转运交易中心,实现果蔬资金、技术、生产、运输、销售全产业链运营。

安徽怀远:“沙沟西瓜”背后的乡村振兴图景

盛夏七月,安徽蚌埠市怀远县沙沟村飘满瓜香。目前,沙沟西瓜种植面积约3000亩,年产量10000吨左右,产值约1000万元,产品销往上海、南京、合肥等周边城市。

安徽怀远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 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曾经令企业应接不暇的多部门“轮番检查”,如今在怀远县正被高效便捷的“综合查一次”模式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