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一朵菊花“开出”一条产业链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10-31 11:09:04

近日,在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芦岭镇南王寨村菊花种植基地,只见一垄垄菊花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花香,美不胜收。数十名村民分工协作,采摘、称重、搬运、装车,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这个品种叫七月菊,正处于收获期,已经开始采摘第二茬了。”菊花种植大户王心朋介绍道,今年全村共种植菊花50余亩,主要有金丝皇菊、七月菊、桃菊等品种,预计亩产鲜菊花2800斤以上,亩产值可达1万余元。

菊花种植产业是南王寨村发展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近年来,南王寨村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成立新生菊花合作社,大力发展菊花种植产业,形成“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式”产业模式,打造出集采摘、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实现了“一地多用、带动就业、农业增产、农民致富”的目标。

“菊花种植产业从育苗、管护、采摘等阶段,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据南王寨村党总支书记王银朝介绍,菊花采摘期可持续近一个月,每天采摘人数有50多人,采摘量可达6吨。

“我在这儿4年了,主要负责拔草、浇水、采摘,一天挣个七八十块钱,可以给孙子买点喜欢的零食。”工人朱丽萍一边熟练地采摘菊花,一边乐呵呵地说,“来这儿干活还算轻松,收入也不错,边干活边拉家常,大家在一起很开心。”

为了延伸菊花产业链,南王寨村配套建设了菊花深加工车间,将刚采摘下来的菊花经过杀青、烘干、分拣、装箱等工序后进行销售,进一步提高菊花的产值。“8斤鲜花才能烘干成1斤干花,整个过程需要70多个小时完成,从低温到高温、从排湿到烘干,对温度、湿度、时间的把控非常重要,确保烘干后的菊花原色原味、品相良好。”王银朝说。

从菊花种植、养护到采摘、烘干,再到包装、销售,一朵菊花就开出了一条兴农富民产业链。王银朝表示,接下来,南王寨村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户开展菊花种植,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彭序)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夹沟镇“三向发力”疏通农田

入汛以来,安徽宿州埇桥区夹沟镇聚焦堵点难点,扎实推进沟渠清淤疏浚工作,全力打通农田排水“最后一公里”,为农业安全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安徽宿州埇桥区汴河街道:重阳义诊送健康 孝老爱老暖人心

据汴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义诊活动共服务辖区老年人8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100余份。

安徽宿州埇桥区:从破壳到风靡全国 一只鹅的“逆袭”

新皖鹅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凭借156台国内先进的孵化设备,已然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鹅苗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