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记中国援萨摩亚医疗队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麓伊 2024-11-28 18:48:32

新华社苏瓦11月28日电 通讯|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记中国援萨摩亚医疗队

新华社记者郭鑫惠

“感谢中国派遣医疗队支援萨摩亚国立医院,是神经外科医生梁华新用精湛医术挽救了梅莱西亚的生命……”中国驻萨摩亚大使馆不久前收到这样一封特殊来信,这封信由患者梅莱西亚的妻子寄出,满含着对第八批中国援萨摩亚医疗队的感激之情。

去年6月,梅莱西亚突发剧烈头痛,被送到位于首都阿皮亚的萨摩亚国立医院,诊断为双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情危重。紧急关头,院方建议请中国医疗队会诊救治。梁华新医生主刀,其余队员配合,克服手术器械陈旧、医疗物资短缺等困难完成手术,挽救了患者生命。

cfed2d2fd2554ae9bc3f6ee603e62414.PNG

2023年6月24日,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第八批中国援萨摩亚医疗队队长李清春(右)、神经外科医生梁华新(左)在萨摩亚国立医院与患者合影。新华社发(第八批中国援萨摩亚医疗队供图)

这不是梁华新和援萨摩亚医疗队第一次收到患者感谢信。他告诉记者,今年新年伊始的一条祝福短信令他倍感振奋:“新年快乐!感谢梁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能够健康快乐地迈入2024年,感谢医疗队让我重新站了起来……”

受地理位置限制,萨摩亚医疗水平相对落后,专业人才紧缺,医院辅助检查手段匮乏,手术器械简陋,严重限制临床工作的开展。第八批中国援萨摩亚医疗队队长李清春说,在艰苦条件下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争取最大限度救治生命、减轻患者痛苦,是每一名中国援萨医疗队员都要面对的情况。队员们迎难而上,在这个南太平洋岛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首例”:首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微创手术、首例动力系统开颅术、首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首例胫骨髓内针手术……

a5cf3657fd48416585d8fbf1bb4e9b91.PNG

2023年6月22日,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第八批中国援萨摩亚医疗队耳鼻喉科医生崔娜(中)在萨摩亚国立医院为患者诊疗。新华社发(第八批中国援萨摩亚医疗队供图)

据介绍,第八批中国援萨摩亚医疗队的成员来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医疗队的8名成员在一年内诊治门诊急诊患者近13700人次、住院患者2768人次,实施手术2679例,抢救危重病人184人次。

在萨摩亚日均接诊超过50名患者的耳鼻喉专科医生崔娜告诉记者:“在萨摩亚,每20个人中可能就有1人来过我的诊室。他们或许不知道我的名字,但会记得我白衣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标志,记得诊治过他们的医生来自中国。”

更重要的是,医疗队还通过临床带教、共同手术、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助力当地人建设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国虽有界,医者无疆。吉林省自2018年起承担援萨摩亚医疗任务,向该国派出首批医疗队。此后,在这个遥远的岛国,一批又一批中国医疗队用专业和仁心赢得尊重,也收获了当地民众朴实真挚的友情。

0b2e96a1f81e400aabe98dd9ab82da09.PNG

2023年8月2日, 第八批中国援萨摩亚医疗队队员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为当地中资企业员工义诊。新华社发(第八批中国援萨摩亚医疗队供图)

来自吉林省人民医院的第九批医疗队已于今年5月抵达萨摩亚,继续书写中萨友谊的动人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医疗队接力救援 小伙手指重获新生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4日早晨八点,中交博赛项目部的领导带着员工小杜来到中国援圭亚那医疗队林登驻地,送上锦旗,向医疗队的无私的医疗救助表示真挚的感激。

吉林:2024年各口岸人员往来和跨境运输数量持续增长

记者从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了解到,2024年,吉林省各口岸人员往来和跨境运输数量持续增长,吉林边检总站累计服务保障出入境人员174万人次、交通运输工具9.4万辆(列、架)次,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86%、62%。

圭亚那大学孔子学院与援圭医疗队交流讨论文化传播与合作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日,正值元旦假期,圭亚那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郭志艳带领三名老师前往援圭亚那医疗队林登驻地进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