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天长:11亿民生“红包”让群众幸福“升温”

来源:天长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1-02 15:51:53

“党和政府对我们太好了,我们残疾人不仅有低保救助金、护理补贴,还给予医疗救助。”近日,安徽滁州天长市仁和集镇界牌社区残疾人全某某高兴地说。他日前收到了政府打卡发放的医疗(低保)救助金和护理补贴等。这是天长市实施关爱残疾人工程为民谋福祉的一个缩影。

像全某某一样,天长市城乡居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政府“民生工程”带来的好处。

2024年,天长市始终把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全年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11.45亿元,超额完成省定49项“民生工程”任务。

小区里新装了健身器材,墙外粉刷一新,供水管网彻底改造,路面干净平整,绿植也增多了,“脏、乱、差”变成了“净、畅、美”,居民们喜上眉梢,乐在其中。提起小区的变化,天长市园林小区居民王女士直竖大拇指为政府点赞。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为切实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形象,2024年,天长市采取因地制宜、一区一策、灵活多样的改造方式,投入6800万元,对涉及千秋街道、广陵街道8个社区的11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面积15.4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628户,目前,项目已全面竣工。

扶危、济困、救急……天长市着力构建分层分类、城乡统筹、制度完备、高效顺畅的大救助格局,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分类资助低收入人口参加基本医保,做到应助尽助。2024年,累计补助54506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2288.71万元;开展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24年,资助困难学生11695人次,投入资金2444万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2024年,天长市积极打好就业创业帮扶“组合拳”。围绕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就业群体,市人社局有针对性的提供就业服务,依托“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创建行动,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便捷高效的对接平台。为“零就业家庭”成员、“大龄”人员、“较长时间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了“人找岗”与“岗找人”无缝对接;通过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在16个镇(街道)工业园区的100多家企业,以及分布各村(社区)的200多个乡村振兴车间,逐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近就便就业;统筹运用城乡公益性岗位等就业岗位资源,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让困难群体的就业增收路走得更加稳健;通过将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请等人社业务权限下放至镇(街道),逐步实现“一网通办”,满足困难群众“就近办、马上办”的需求,进一步健全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精准实施就业援助服务,兜牢就业服务保障底线。2024年,该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近20000人,省定50项民生实事——“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指标完成率达213.61%。

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个个民心工程在百姓的心坎里如花般绽放,给力的“民生套餐”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同频共振,让广大群众幸福“升温”,更有“质感”。(李炳旺 徐金荣 董元峰)

相关推荐
安徽天长市农业农村局:高效推进小麦赤霉病防控 护航夏粮丰产丰收

安徽滁州天长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抢抓防治“窗口期”,迅速行动,全面开展小麦统防统治工作,助力夏粮丰产丰收。

安徽天长:居家环境“微”改造 探索养老新模式

近年来,天长市致力于建设家庭养老床位等智慧养老设施,对老人住所的卧室、卫生间、厨房、客厅、楼梯等关键位置进行适老化改造,营造无障碍空间。

安徽天长:基层消费维权投诉站助力群众放心消费

近年来,针对造假售假向农村转移的现状,安徽省天长市将工作重心向镇村倾斜,重点抓村级投诉网络的建设,通过建立村级消费者投诉站,让农民朋友们维权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