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安庆市太湖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下简称太湖烟草)立足工作实际,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聚力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注入烟草力量。
太湖县寺前镇玉泉村地处大别山南麓,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面对这种情况,太湖烟草积极响应号召,选派两名干部员工组成第八批驻村工作队来到玉泉村,两位同志紧盯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找准工作发力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驻村帮扶工作实效,为玉泉村的乡村振兴工作筑牢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走访慰问,以“真心”换“真情”
驻村工作队始终将村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对辖区内困难家庭、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开展定期有针对性的走访慰问。每到一户,工作队员都与村民亲切交谈,关心其身体健康、家庭收支及生产生活需求,送上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并细心查看住房保暖与用火用电安全等情况。
“这里坐船没有专门等候的地方,日晒雨淋,风吹雨打要是能建一个候船亭就好了。”这是村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玉泉村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村民习惯从水路乘船去县城,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努力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数十万元,新建生态候船亭,铺设了防滑地砖台阶,并对码头冲刷严重的沿湖岸边进行了驳岸治理,栽植了景观树和绿化带,让玉泉村民出行更加方便、舒适。
该村的饮水一直是个棘手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到现场勘察实情,多方筹集资金,修复人饮工程3处,解决了45户人家的饮水问题。
在得知一户残疾家庭子女上学存在问题,驻村书记及时联系合肥一家企业开展结对帮扶,解决该户学费问题。同时,带领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县“红十字会”、仁爱协会等组织为4户重病家庭捐款捐物。
谋划产业发展,变“输血”为“造血”
为了找到一条可靠安全的发展道路,工作队积极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先进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同时,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结合玉泉村的土壤、气候等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驻村工作队带领村党支部利用村内废旧宅基地和林地建立第一书记试验田,试种了50亩葛根、瓜蒌、中药材等。坚持因地制宜,在经营好葛根、瓜蒌、中药材等产业基础上,积极争取资金若干万元,新建数百平米的农特产品加工厂,对农特产品进行深加工。
2024年,村合作社又流转土地20余亩种植油菜,当年收获菜籽1万余斤,加工成菜籽油进行销售,并借助帮扶单位优势,拓展销售渠道。为满足供应需求,又采购了2万多斤菜籽,全部加工成成品菜籽油,为村集体经济增长约12万元。村级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也解决了脱贫户务工就业问题,人均增收约1800元/年。
当集体“家底”厚起来了,农民“腰包”鼓起来了。“有了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我们收入多了,生活更有盼头了。”村农老王笑着说。
加强工作宣传,化“被动”为“主动”
2024年11月份,驻村工作队为提升玉泉村村民文化标识大力争取资金,全力加强村级路标宣传工作。
在各个村民小组,崭新的宣传栏矗立眼前,村入口处的“玉泉村欢迎您”标牌彰显着村庄的热情与开放,村内交通路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标语醒目亮眼。
宣传栏内容丰富,党的创新理论、森林防火知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人居环境整治动态、产业发展规划与成果、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等应有尽有,既让村民深入了解党的政策,提升防火、环保意识,方便村民生活;又增强了村民发展信心,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促进村民主动参与乡村建设。
面向未来,当前两名同志作为第九批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队员继续留任玉泉村,继续为推进当地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孙树邦 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