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埇桥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2-24 16:28:50

近年来,安徽宿州埇桥区生态环境分局围绕服务民营企业提高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助推埇桥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环境准入。加强重大项目环评服务调度,对纳入区政府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中的项目,建立常态化环评调度机制,指定专人跟踪指导,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缩短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时间,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分别由法定工作日60日、30日缩短至30日、15日。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免于办理环评手续。2024年,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84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375件。

常态帮扶指导。扎实开展“环企直通车”行动,加强对民营企业环保工作的指导帮扶,深入企业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协调解决环境治理相关诉求。健全企业环保信用修复制度,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引导企业“纠错复活”,帮助企业“应修尽修”,全力当好民营企业生态环境事务的“店小二”和“勤务兵”。2024年,累计指导帮扶企业690家次,发放宣传资料2300余份,消除环境隐患31起,同时与15家企业建立环保服务企业“十百千”行动结对服务。

高频普法释法。发挥“环企精准云普法”平台作用,开展形式多、内容全、范围广的“执法普法释法”活动,通过宣讲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现场逐项指导问题整改路径、积极提供问题整改资源等方式,为企业出谋划策,让企业熟悉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精神和内容,引导企业自觉守法、避免违法。2024年,区生态环境分局共出动人员319人次,开展入园普法4次,入企普法107家次,切实做到“企有所需、我有所为,企有所求、我有所应”。

优化执法监管。全面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纳入正面清单企业推行非现场执法监管,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用电监控、震动监管和无人机巡航等非现场执法手段,大幅减少打卡式、低效率的现场检查,做到“无事不扰”。落实“轻微不罚、首违不罚、无主观过错不罚”的柔性执法措施,对符合《安徽省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依法不予处罚27种情形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依法不予处罚22种情形的,不予行政处罚。2024年,区生态环境分局共下达免予处罚决定书2份,免予处罚金额22.52万元。(纪中海)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访企寻发展良策 入村谋振兴新篇

2025年3月以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深入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扎实开展突出企业创新主体行动,深入一线找问题想对策,广泛了解社情民意,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企利民之效。

安徽宿徐现代产业园:精耕营商环境沃土 厚植企业发展根基

今年以来,安徽宿徐现代产业园以精准服务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用务实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擦亮“办事高效、服务优质”的园区名片。

安徽宿州埇桥区:“土、特、产”里谋振兴 驻村帮扶谱新篇

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