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霍尔果斯海关获悉:3月4日,一列满载汽车配件、机电产品、日用百货等货物的中欧班列,在霍尔果斯海关办理完成放行手续后,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境驶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据霍尔果斯站统计,今年1—2月,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1527列,同比增长25.6%。
3月4日,霍尔果斯海关关员在对入境中欧班列进行卫生检疫。赵启龙摄
霍尔果斯捷安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王卓说:“中欧班列实现中国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点对点’直通运输,使得货物的运输时效不断提高,节约了企业时间成本和仓储成本。现在,中欧班列已成为我们出口货物的常态化物流方式。”
为了不断提升班列在口岸的通行效率,保障中欧(中亚)班列高效开行,霍尔果斯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支持中欧(中亚)班列发展的“10+12”条措施,紧密衔接中欧(中亚)班列监管全流程,将海关监管嵌入场站作业流程,优化作业,实现列车一次停靠,海关、边检同一区域同时完成检查放行,单列验放时间节省30分钟。同时,积极发挥信息化优势,进一步推行铁路舱单归并和“铁路快通”模式改革,与铁路部门实现信息交互无纸化作业,设立中欧(中亚)班列服务专窗,提供7×24小时通关服务。
为进一步释放口岸运输潜力,霍尔果斯站充分发挥人员驻站轮换作业优势,保证24小时不间断梯队作业。实行精准调度指挥,优化到发线运用,合理安排调车机作业、列车解编及车辆取送对位,抓好货区货位管理,加快车辆周转,不断提高装卸车效率。同时,推行译票审核等作业环节前置,推进数字化口岸建设及出口准换宽作业试点,简化报关手续办理流程,班列平均通关候检时间压缩40分钟以上。
霍尔果斯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蔡光旭说:“我们以提升换装能力带动宽轨接入能力为工作主线,加强与海关等部门协作,发挥精准调度指挥优势,紧盯运输生产关键环节,紧密安排换装场取送车计划,实现班列‘即查即走’。”
3月3日,霍尔果斯站宽轨单日接车突破15列,创下历史新高。宽轨接车数量的突破,也带动了口岸整体交车的持续增长,当日霍尔果斯站进出口交车突破33列,同样再次刷新纪录。
霍尔果斯海关监管三科副科长赵远风说:“将进一步推进‘铁路口岸+属地快通’业务改革,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自2016年通行首列班列以来,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线路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已累计达87条,辐射区域从最初的2个国家3个城市扩大到通达格鲁吉亚、德国等18个国家46座城市,实现了从无到有、由线到网的转变,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记者 托亚)
(原标题:前2月霍尔果斯口岸通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