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阜阳市颍东区袁寨镇:从900元到60万元的致富“菇”事

来源:颍东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3-14 16:34:36

花菇,作为香菇中的珍品,以其朵大菇厚、味香质纯的特性,在市场上备受青睐。近日,安徽阜阳市颍东区袁寨镇北照村的花菇基地迎来丰收季,这个曾因技术瓶颈险些折戟的特色产业,如今靠着驻村工作队的“破局三部曲”,不仅实现年产60万元的集体经济突破,更让每朵菌盖上的裂纹都绽放出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北照村花菇基地。(颍东区委宣传部 供图)

午后三点的暖阳穿透大棚薄膜,北照村驻村第一书记徐萌正在花菇大棚内察看长势。棚内,2万袋菌棒整齐列队,菇伞上爆出的菊花状裂纹,正是成就每斤38元身价的品质勋章。

“我们在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就是这种花纹既漂亮,品相又好的花菇,一个能卖20元左右。”徐萌说。

时间回溯至2022年,北照村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的县域结对帮扶,获得专项帮扶资金22.5万元,村里经过调研决定发展花菇种植,但技术盲区让首轮试种遭遇滑铁卢。“由于不懂技术,建的大棚规格不行,当时出菇率和品相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第一年,我们勉强够本,核算下来,只赚了900元。”北照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王莅盛说。

这900元的微薄收益,并没有浇灭村里发展花菇产业的热情。驻村工作队迅速开启“双轨攻坚”模式:一方面对棚体进行气密性改造,引入物联网温控系统精准调控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另一方面,聘请农业专家驻点指导,将传统种植经验转化为标准化生产手册,确保每一个种植环节都有章可循。

攻克技术难题后,驻村工作队又在销售渠道上发力,推出“三斤装鲜菇+送货上门”的营销策略,成功打开了阜阳本地市场。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北照村的花菇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2024年10月下旬,我们有幸去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中国脱贫地区优质粮油展,拓宽了我们的思路,也拓通了我们的市场渠道,当时有南方的食品加工商,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当时他们的订单拿的就是我们小菇生产的第二茬和第三茬。”徐萌回忆道。

村民在采摘花菇。(颍东区委宣传部 供图)

如今,北照村的花菇种植经过三年的摸索,已发展到21个种植大棚、年产2万袋菌棒,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多万元。对于未来,驻村工作队有着清晰的规划。“我们成立花菇种植社,按照20%的收益分红,带动群众参与进来。目前有花菇酱、月饼、粽子等产品,来提升花菇的价值。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让这个产业稳固下来,成为村集体经济的一个闪光点。”徐萌说。

从900元到60万元的跨越,北照村用三年时间解码了产业振兴的“菌棒方程式”。当科技赋能遇上渠道革新,当单点突破转向全链发展,北照村每一朵破土而出的花菇,都成为乡村振兴最生动的实践样本,见证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蝶变。(郭瑞 赵宇 武艳)

相关推荐
阜阳市颍东区:医疗保障惠民服务提质增效

截至9月,区镇两级接待群众2万余人次,办理门诊报销10604件、住院1855件,村居网格员协助办理线上参保等事项8878余件,“15分钟医保服务圈”基本形成。

阜阳市颍东区枣庄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 赋能乡村振兴

此次采集不仅摸清了农户的信用底数,也为后续评级与应用奠定基础。通过信息采集与评估,高信用主体可在信贷额度等方面享受便利,有效缓解农村融资难题。

​安徽阜阳市暨颍东区少先队建队纪念日主题队会活动成功举办

近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阜阳市暨颍东区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主题队会暨“少年军校”国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安徽阜阳市颍东区和谐路小学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