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义乌市创新餐饮监管模式,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融合贡献市场监管智慧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韩晓宁 2025-03-31 14:22:20

义乌市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近年来吸引了大量境外客商常驻,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化环境。数据显示,义乌每年接待境外客商超过50万人次,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境外客商长期居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国际餐饮服务单位数量持续增长,涵盖俄罗斯、埃及、约旦、土耳其等16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在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下,为应对国际餐饮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信息公示、原材料溯源、管理标准等难题,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创新监管模式,推动成立“一带一路”国际餐饮服务中心。该中心主要承担政策宣传、证照办理、维权服务、法律援助等功能,通过健全主体自律体系、精准监管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实现信息可查、后厨可视、票证可溯、安全可控、纠纷可调等五大目标。

为推动社会共治,义乌专门还组建了一支由国际友人组成的食品安全监督员志愿者服务队,参与日常国际餐饮监督工作。编制浙江省首个《国际餐饮管理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对国际餐饮管理涉及的场所、人员、设施设备、物料、制度等进行标准化规范。

随着外商采购量的增加,义乌国际餐饮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不仅满足了外商的生活需求,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义乌的一张“金名片”。义乌国际餐饮市场的繁荣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效体现,也是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促繁荣、规范助发展”的实践案例。

目前,许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居民已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例如,约旦商人穆罕奈德·沙拉比在义乌开设的阿拉伯餐馆“贝迪”已成为当地标志性餐饮场所。他表示,义乌不仅是他的事业起点,更是他的家。这种文化融合现象反映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积极作用。

义乌市通过创新国际餐饮监管模式和加强标准化建设,不仅提升了国际餐饮市场的食品安全水平,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市场监管合作提供了有益经验。未来,义乌将继续深化市场监管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义乌小商品走向“一带一路”大市场注入新动力。

相关推荐
中国与古巴签署质量基础设施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古巴科学技术和环境部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古巴共和国科学技术和环境部关于质量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市场监管总局成功举办蒙古国计量官员研修班

近期,在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下,蒙古国计量官员研修班顺利收官,共有19名来自蒙古国的计量管理和技术骨干参加了此次学习。

以更优标准助力产业提质——市场监管总局详解先进制造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成效

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系统…近年来我国牵头制定了一系列先进制造领域标准,在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