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申能集团朱佳琪:中国和东盟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合作空间广阔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5-04-13 19:32:42

新华财经上海4月13日电(记者陈云富)“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 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申能集团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朱佳琪在圆桌讨论时表示,申能与东盟的能源企业合作密切,随着合作的深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未来双方企业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上的合作前景广阔,双方的投资及经贸关系将更为紧密。

作为上海重大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主体,申能集团为上海提供超三分之一的本地电力以及95%以上的天然气供应。申能集团较早就与东盟地区企业开展合作,早在2006年,申能集团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就签署了LNG长期供应协议,2020年双方再次签署新的增量供应协议,目前每年采购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超过上海天然气供应量的一半。2018年申能从印度尼西亚进口发电用煤,近年来年采购量占申能在上海所属发电厂年用煤量的四分之一。

e9e3d7513bec4b55a266355871e6e811.jpeg

图为“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现场

朱佳琪介绍,除了在天然气和煤炭领域,申能集团与东盟能源企业还在低碳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合作。从2019年开始,申能与马来西亚和印尼企业合作,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转口贸易,累计完成贸易量近9万吨。此外,申能集团投资的氢能领域制氢、氢储运企业的部分产品,也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得到应用。“申能目前的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东盟地区,双方的地理位置和市场互补性共同促成了这一必然性。”

在朱佳琪看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逐渐形成共识,未来中国-东盟企业在低碳绿色能源转型的合作方面前景广阔。“除了继续加强LNG贸易、煤炭贸易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在油气、煤炭上游资源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外,双方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绿色燃料方面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朱佳琪认为,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过去15年间,中国煤电发电的占比已从80%下降到56%左右,含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35%,中国的能源转型可以为东盟的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样板和产业基础。

040cfa54412d4fcdba613242c596aa4b.jpeg

图为申能集团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朱佳琪在圆桌讨论上发言

目前,东盟地区电力系统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其发电量占比仍达80%以上,东盟已计划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35%,未来以申能为代表的中国能源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东盟地区各类清洁电源项目投资,助力东盟实现电力绿色低碳转型。

此外,在绿色燃料尤其是绿色甲醇领域,未来双方在资源和市场互补性也较强。据介绍,目前申能正在利用生物天然气推进在上海建设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同时探索煤电厂掺烧生物质燃料、烟气捕捉二氧化碳与氢合成甲醇,以降低火力发电厂的碳排放。而作为全球重要的农业产区,东盟地区的水稻、棕榈、甘蔗、橡胶等农作物产量巨大,生物质资源丰富,未来可以提供大量的可再生燃料绿色资源,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据介绍,“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由新华通讯社与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主办,申能集团、上汽集团、上汽大众和上汽安吉物流联合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马来西亚区域策略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160余家媒体、智库、政府部门和企业的200多名代表参会。

 

相关推荐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海南省能源协会会长吴太能前往中国电建海南院调研

10月15日上午,海南省能源协会会长、农工党海南省能源支部主委吴太能率队前往协会会长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调研,并与该院董事长钟运灏等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