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上的陕西故事|“秦岭工坊”打造陕西职教出海品牌

来源:群众新闻网 责任编辑:韩晓宁 2025-06-19 00:00:00

6月16日,在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了第一期中吉无人机应用技术“秦岭工坊”培训工作的教师李俊超正在为下期培训班认真备课。

“第一期20名吉尔吉斯斯坦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已经在吉尔吉斯斯坦各行各业立足,有的在中吉乌铁路进行无人机测绘作业,有的在比什凯克农场开展无人机植保作业……”李俊超说。

2022年,陕西积极推广“秦岭工坊”自主品牌,通过国内外职业院校及企业合作,以海外开设产业学院为抓手,开展共建、共享、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国—中亚西安峰会后,“秦岭工坊”项目被列入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对接清单及重点任务。2024年,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秦岭工坊”建设章程》及《“秦岭工坊”项目评价指标》,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秦岭工坊’项目建设由‘一带一路’职教联盟负责牵头组织协调,联合中方企业与院校根据各自专业优势及合作资源申报,共同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通过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学,展示中国技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小峰说。

2023年,针对吉尔吉斯斯坦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具备无人机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西安天翼智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三方签署了《关于无人机应用技术的联合培养项目协议》,中吉无人机应用技术“秦岭工坊”应运而生。

“秦岭工坊”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求实高效、共同发展”为原则,着力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职业技能人才。

目前,在陕西省教育厅指导下,“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境外“秦岭工坊”项目立项获批建设14项。同时,联盟积极输出国家级岗位职业标准和配套人才培养方案,助力当地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5月22日,2025年“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第九届国际职教交流活动在西安举行。会上,“秦岭工坊”(境外办学项目)国际化精品教育资源共建正式启动,并为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院校“秦岭工坊”建设项目立项资质授牌。此次授牌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标准认证驱动资源输出”的新阶段,实现从“海外布点”到“资源深耕”的战略升级。

“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品牌,‘秦岭工坊’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技能培训、人文交流以及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等多个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持续向世界展示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牛永红说。(记者 吕扬)

(原标题:“一带一路”上的陕西故事|“秦岭工坊”打造陕西职教出海品牌)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3000列

7月4日,满载日用百货、陶瓷制品、聚酯切片等货品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鸣笛启程,一路向西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列车的驶出,标志着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3000列,较2024年提前40天完成3000列大关,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陕西一位老人的红色记忆博物馆

走进陕西省咸阳市的秦都红色记忆博物馆,干净整洁的院落、古色古香的展厅,让参观者仿佛进入时空隧道。

从链群聚势到民生提质——渭南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温度”

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是经济稳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渭南锚定20条市级重点产业链,以“链长制”为重要抓手,推动产业结构向智能化迭代升级,引导产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同时积极布局新兴产业领域,不断开拓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