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外刷屏!欧洲媒体热赞:英国教师镜头下的中国小渔村嬗变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5-08-05 14:16:22

“3、2、1,出发!”清晨6时,在深圳人才公园,伴随中外跑者齐声倒数,第74期“公园跑”准时开跑。英国籍数学教师马丁·克罗泽(Martin Crozier)挥汗冲线,身旁是来自德国、南非、韩国、中国的跑友。

698d84e3f6eb4e0797aa2dcd0406505c.png

5分钟专题片《深圳Meet the Local》(中文名《邂逅深圳》)于7月10日在欧洲新闻台全平台(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亿户家庭)播出。益普索(Ipsos)数据显示,该片在全球范围内共触达2320万独立观众,人均观看频次约为1.9次,总曝光量达4430万次。在欧洲高净值人群集中地区(人口基数约8000万),触达观众达400万,人均观看频次约为1.7次,总曝光量达720万次。

该片以英国侨民、深圳哈罗国际学校数学教师马丁·克罗泽为主角,通过其定居深圳的外籍人士视角,展现城市“先进、便利、包容”特质,呈现外籍人士在深工作、休闲的跨文化生活图景,传递“在深圳找到家的归属感”的核心理念。

镜头里的日常

专题片没有旁白,只有马丁的同期声:“1980年,这里还是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渔村;今天,它是我女儿踩着滑板车也能安全夜行的家。”

画面依次掠过——蛇口滨海步道,海风不间断,外籍家庭推车散步;Tequila Coyotes餐厅,不同肤色的人们围坐一张餐桌,把数学公式写进夜色;无人机掠过上空,精准投送一杯仍冒热气的拿铁。

马丁用带粤味的普通话说:“中国速度令人惊叹,深圳速度更胜一筹——他们可以一夜之间把整条马路向左平移四米。这简直太令人惊叹了。我真的很喜欢这一点……接下来会怎样?每次度假回来这座城市又会有什么新变化?这种感觉真的很酷。”

镜头外的数据

《邂逅深圳》节目构建了“5分钟正片+20秒预告+官网专题页+社交媒体精华版”立体矩阵,目前YouTube累计播放量达3.7万次(目标10万),官网引流曝光超30万,Facebook触达100万人次的目标也正在推进中。

5分钟里,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外籍教师的日常,更是一座城市以开放包容拥抱世界的缩影。接下来,该节目将在全球约100家媒体发布新闻简报,同时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到来之际,8月进行全球二次传播,让更多全球观众了解深圳的高速发展。

节目播出后,主人公马丁也先后通过自己的Linkedin和小红书账号对节目进行了分享。

城市与人的双向奔赴

1980年,深圳还只是地图上不起眼的边陲渔村;45年后,这里已崛起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来自五洲四海的人们,带着各自的语言、文化和梦想,在此交汇、融合,共同书写“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时代注脚。

马丁来深两年,跑团微信群人数不断增加,数学沙龙从餐厅一角搬到整层露台。

26d7c4f1d1e2495e9a48a9f1f904dd32.png

他的妻子艾莉森说:“在英国,去哪儿都得开车;在深圳,步行就能解决大部分需求。”他的女儿埃莉诺补充:“在这里感觉更自由,晚上可以出门而且很安全。很有趣!”

夜幕降临,人才公园灯光亮起。跑友合影、公式落笔、无人机返航……这些画面正在全球千家万户的屏幕上循环播放。

马丁说:“深圳只有45岁,却给了全球人一个共同的身份——深圳人。”这座城市用开放、包容、创新,把“国际化”刻进基因。正如马丁所言:“它最初只是一个小渔村,现在,它是我们的家。”(刘清华)

相关推荐
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赴肯尼亚开展推介交流

当地时间7月1日上午,“肯尼亚—深圳经贸交流与城市形象推介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

阿联酋航空开通深圳直飞迪拜航线

该航线开通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往返迪拜的航线由原来的每周4班增至每周11班,实现“每天飞”,既便利了深圳与中东地区的经贸文旅往来,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往来迪拜、经迪拜中转至全球各地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空中通道。

“中国(深圳)——越南贸易与投资对接大会”在深圳前海举办

6月19日,“中国(深圳)—越南贸易与投资对接大会”在深圳前海合作区国际人才港成功举办。大会由“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亚洲国际企业联盟、前海出海e站通联合主办,吸引了中越双方多位代表、行业专家及企业领袖齐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