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外国游客缘何日益钟爱“China Travel”?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思阳 2025-09-24 20:44:04

新华社上海9月24日电(记者陈爱平)今年前8个月,上海已接待超过550万入境游客,其中外国人超过410万。延续暑期入境游热,金秋时节上海入境市场持续升温。外国游客缘何日益钟爱“China Travel”?

德国人爱尔克·瓦尔特近日来到上海,前往朱家角古镇、上海博物馆东馆等地游览,观看了杂技剧《时空之旅》,还品尝了小笼包、生煎馒头等地道小吃。在她看来,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中国城市美观、整洁,人们生活引入了许多新科技,例如移动支付等,“体验非常丰富!”

1a9b2c37b07049c8b2010ba015b5ce88.JPEG

9月13日,俄罗斯拉普斯基嘉年华艺术团在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活动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越来越多节展赛会在海外“出圈”,吸引外国人前来参加。今年,众多参加第36届上海旅游节大巡游的境外表演者告诉记者,免签政策非常方便,便捷的交通、舒适的住宿以及美食,也让整个入境行程十分“丝滑”。

俄罗斯表演者尼古拉·拉特尼科夫重游上海,感叹中国城市变化之大。他认为,中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将吸引更多俄罗斯游客前来。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卫红注意到,在自由行游客稳步增长的同时,会奖团、研学团等入境团队游客日益增长,客群日益多元化。

这家旅行社今年以来已接待30多个研学团,其中既有小型定制化研学小组,也有上百人的规模化研学团队,涉及科技体验、文化浸润、学科竞赛等多个主题。“外国年轻人直观看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发展活力,这为未来各国之间进一步友好交流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周卫红说。

0afc58b0c8e344438f4e659fd9fd0f77.JPEG

8月30日,一群韩国游客在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前拍照。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8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552万人次,同比增长37.08%,其中外国人410.5万人次,同比增长50.21%。从客源国看,今年前8个月,韩国、日本来沪游客分别为54.7万人次和38.9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23.9%和55.4%。远程市场中,美国、俄罗斯来沪游客分别为34万人次、20.9万人次,稳步增长。

多家旅游平台及旅行社预计,随着免签政策红利持续显现,国际航班运力提升以及文旅商体展多元活动推陈出新,秋季来上海乃至中国各地的入境游客将进一步增长。上海文旅部门预计,今年全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量有望超过800万人次。

c7c90e022da24ec7ad2f52c1895253fe.JPEG

8月15日,一群外国游客在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上海温室花园游览。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上海正持续打造友好的入境游环境,截至目前,上海千余座旅游厕所已在电子地图上显示,200余个景区景点附近设置有道路交通指引标识近1200块,方便游客“按图索骥”。上海已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60余家,并在浦东国际机场、虹桥机场设有“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为来沪游客提供高效贴心的资讯服务。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将持续推进接待环境优化与服务体系建设,在支付便利、多语服务、交通接驳、文化体验等方面推动服务升级,为海内外游客提供更加高效、友好、便捷的出行体验。

相关推荐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入境旅游消费热潮涌动

今年以来,入境游持续升温,过境免签政策扩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实施,各地多项便利化服务落地,带动了“中国游”持续火热。在这种趋势下,“中国购”逐渐成来华旅游新潮流。

“中国游”进阶!开放的中国以更大诚意向世界展现多元魅力

“中国游”正在从各维度持续进阶。为满足外籍旅客日趋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需求,中国继续释放政策红利,加码优化服务、推动产业升级,以最大的诚意向世界展现古老东方大国的包容开放、创新活力和文明魅力。

新华时评丨从“中国游”“中国购”看中国经济热力

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带空箱子去中国”的实用小贴士引发热议。从“中国游”到“中国购”,“旅游+扫货”的体验让外国游客直呼“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