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华鲜报丨中文“潮”!2025世界中文大会传递东方语言魅力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麓伊 2025-11-16 14:38:01

中文,从未中断使用的表意文字,正在散发新的魅力。

11月14日至16日,约5000名中外嘉宾、超百家院校企业云集北京,参加2025世界中文大会。盛会从国际中文教育出发,探讨中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无限可能。

国际学习热情日益高涨——

目前,中文已被86个国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学习者和使用者累计超2亿人。“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累计吸引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万名青少年参与。

“中文是我感受中国魅力的钥匙。”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籍留学生夏李安看到,“中文热”“China Travel”越来越“潮”,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踊跃通过中文这块“敲门砖”留学中国、就业中国、深游中国。

我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中文水平考试/HSK,35年来在168个国家设立1477个考点,累计考生规模今年将超850万人;其中,19岁至45岁青壮年在新增考生中占近六成。

书法机器人提按顿挫尽显书法写作的精髓,彩陶、瓷器等以铭文、图样诠释东方之美,茶文化展解析“人居草木间”的人文底蕴……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阿富汗籍留学生扎满,在大会主题展上流连忘返。

“中文是中华文明的‘操作系统’,编码了中国的文化知识。”在华学习生活8年的扎满说,“要达到‘中国通’标准,我还需要更多知识储备。”

a2a63574ee5643a69c36166f6a93eaed.JPEG

11月14日,阿富汗籍留学生扎满(右一)在2025世界中文大会体验“中国茶—人居草木间”茶文化展。新华社记者魏冠宇 摄

中文应用价值更加彰显——

老外学中文,内容正与时俱进。高铁、扫码、外卖、主播……反映中国文化和当代发展的话题、词汇,新增进15日发布的中文水平考试/HSK新版教程。

平行会议上,与会者讲述着通过学中文改变当下的故事: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因地制宜,用农技培训班推广“小而美”的番茄嫁接技术,实现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增收目标;“元中文”团队用垂类大模型激活沉睡语料,助力印尼青山工业园10万员工掌握中文钢铁产业知识、企业降本增效……

一些外国教育官员表示,要帮助年轻一代掌握未来必备能力。“中文在这些能力中不可或缺,它是通往与全球创新前沿之一的中国,开展经济、科技和学术合作的大门。”泰国教育部部长纳叻蒙·萍尤诗瓦说。

文明互鉴之桥更加宽广——

作为中文母语国,中国被期待提供更多优质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公共产品。

14日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知识图谱、国际中文教育语料库、自适应中文学测产品“HSK GO”等数智化成果,将海量中文知识细化为彼此关联的实体节点、整理成可随时检索的数据引擎,支持全球合作机构共建共享。

“人工智能已深刻改变全球教育面貌,使得语言学习的方式被重新设计和想象。”巴林高等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法尔扎娜·玛拉吉说。

3818a19eba8b48f39cc9305567c1f459.JPEG

11月15日,国际中文教育知识图谱在2025世界中文大会主题展上演示。新华社记者魏冠宇 摄

乌克兰南方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乌方院长波波娃·亚历山大说:“通过新工具,学生们有机会看到一个更壮丽的中文知识图景,并用中文看到一个更酷的中国和世界。”

“如果没有对中文的深刻知识,就不可能‘解读中国’。”北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汉学知识中心教席学者、青年汉学家冯海城说,“学习中文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文明互鉴的努力。”

会场上,有外国嘉宾发言引用诗文、谚语;会场外,不同国家代表用中文寒暄。这场大会,见证人们“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希冀“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策划:陈芳

记者:魏冠宇

统筹:王敏、罗沙、刘媛媛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相关推荐
38名白俄罗斯学生获颁“中国大使奖学金”

2025年“中国大使奖学金”颁奖仪式10月31日在白俄罗斯国立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白俄罗斯的38名中小学及高校学生获颁奖学金。

记者手记|在南非,中文学习者有自己的节日

在南非,中文学习者有自己的节日。2019年8月,中南两国政府共同宣布将每年9月17日定为“南非中文日”,旨在以语言为桥梁,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合作。

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歌曲大赛搭建中莫友谊之桥

2025年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歌曲演唱大赛近日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举行。来自该院的十四名学习中文的学生参加了决赛。他们用优美的歌声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场融合音乐与语言的中国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