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初步形成五大临港产业集群,外贸经营主体数量超过1万家
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向海图强增长极

10月23日,在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货船正在进行装船作业。戴绍志摄

11月12日,沧州·渤海新区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工作人员进行产品检测。高宁摄

11月12日,沧州临港金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查看生产设备运行情况。高宁摄
冬日的渤海湾畔,巨轮穿梭。今年,沧州市进一步增强向海发展、向海图强意识,强化港口能力建设,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构建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向海图强增长极。
·加强港口能力建设
10月23日9时许,黄骅港煤炭港区一派繁忙景象。在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生产三部集控调度室,翻堆集控调度员徐舟紧盯屏幕,对翻车机房煤炭作业进行调度。
数百米外的翻车机房内,一列满载煤炭的列车缓缓驶入。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生产系统,徐舟轻点鼠标,翻车机自动运行,仅用一小时,便完成整列车的煤炭卸车作业。
“现在正是冬季煤炭保供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保证煤炭作业高效完成。”徐舟说。
黄骅港是世界上首个实现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的煤炭港口。一艘5万吨级的运煤船,24小时内就可以完成装卸货,全流程无需人工操作。今年前三季度,黄骅港煤炭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1.75亿吨,同比增长3.70%。
今年,在保障电煤运输的同时,黄骅港持续拓展港口全货类运输功能,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完善集疏运体系,大力开辟内外贸新航线。截至目前,黄骅港累计开辟集装箱内外贸航线19条,与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开展贸易往来。同时,沧州市在邯黄、朔黄、太中银三条铁路沿线加快布局内陆港,已挂牌建立19个内陆港。
“我们坚持科学安排船舶进出港计划,持续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云华说,截至2024年,黄骅港货物吞吐量已连续5年突破3亿吨。今年1至9月,黄骅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73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沧州市还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今年,该市强力推进总投资775亿元的30个重点港口及配套项目建设,加快提升港口辐射带动力、产业集聚力和开放竞争力。
眼下,在黄骅港综合港区滚装码头一期工程项目现场,71台真空抽气设备全速运转,24小时不间断进行抽气排水作业。
“这个项目占地860亩、总投资16.2亿元,将建设一个7万总吨汽车滚装泊位和一个5万总吨客货滚装泊位,能填补黄骅港汽车滚装、客货滚装运输功能的空白。”项目负责人霍庆瑜介绍,为解决项目施工区域地下水位高、土体含水量大等难题,他们利用抽真空设备进行抽气排水,保障施工高效推进。
·构建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
11月2日,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沧州临港金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刚刚下线的液体烧碱,经过灌装摆放在货车上,随即运往开发区内的化工企业河北晋邦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河北科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拥有年产16万吨的离子膜烧碱装置,生产烧碱的同时,还产生副产品氢气和氯气。”沧州临港金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刚说,公司通过开发区的公共管廊,将这些副产品输送给沿线其他企业。
这样一来,该公司的产品、副产品甚至废料,都变成了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以往,该公司把氢气等副产品当作废气排放,现在回收起来,给下游企业当原料,预计每年收益近2000万元。
而晋邦、科迈两家企业生产的浓碱水,也正是沧州临港金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烧碱的必需品,循环经济链条实现闭合。
“我们这些企业就近布局生产,大大节约了物料运输成本,也降低了能耗。”河北科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邢生凯说。
因港而生、因港而兴。近年来,沧州临港产业依托港口优势、区位优势和空间优势,不断发展壮大。
“沧州向海发展、向海图强意识正在形成。依托黄骅港区位优势,沧州全力推进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集聚,加快建设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沧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殿国说。
着眼壮大临港产业,沧州市依托港口优势,以大项目为抓手,积极培育壮大海洋能源、海工装备等产业,并向通用航空、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今年,沧州布局建设了一批绿色化工、新能源等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目前,沧州临港产业已初步形成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化学品、高端涂料、绿色农用化学品五大产业集群,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氢能综合利用等8个特色产业链。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北方(沧州)跨境电商物流基地,一辆货车满载从河南运来的服装、箱包等货物,缓缓驶入1号库。随后,货物被叉车转运到合德海运公司的集装箱里,将从黄骅港启程运往美国洛杉矶。
今年,沧州市加快推进北方(沧州)跨境电商物流基地建设,依托黄骅港至洛杉矶美西快线等航线,聚集跨境电商主体,提升贸易便利化和综合服务水平。
今年8月,随着“郑州—黄骅港”跨境电商货运快线正式开通,北方(沧州)跨境电商物流基地再添新的货物通道,为黄骅港拓展中原腹地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货物经郑州集货仓预分拨陆运至黄骅港后,改海运直达洛杉矶,具备“快船的时效,普船的价格”,可为出海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该基地作为京津冀重要的跨境电商枢纽,过渡区2.5万平方米仓库目前正满负荷运转。核心区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铁路专用线正加速建设。该基地今年年底全面投入使用后,将建成包含多式联运中心、智能仓储区、数字贸易平台等功能的综合体,预计吸引百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年处理跨境货物将突破50万吨。
今年,沧州将跨境电商作为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平台建设、生态培育和模式创新,推动全市跨境电商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主体活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跨境电商企业已达258家。
据沧州海关统计数据,今年1至9月,沧州外贸企业出口总值达250.8亿元,同比增长11.9%。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钢材、有机化学品等。
目前,沧州外贸经营主体数量超过1万家。越来越多的“沧州制造”走出国门。
海关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也为外贸企业货物进出口提供了便利。抵港直装、批次检验、通关一体化等政策,通过简化流程、节约时间,助力沧州企业货物出口降本增效;船边直提、智慧电讯检疫、税收担保电子化等政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充分释放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在稳外贸、促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沧州海关与中国银行沧州分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沧州地区AEO企业给予“通关便利+金融赋能”双重利好。
AEO即“经认证的经营者”。获得认证的企业可享受优先办理海关手续、快速通关、较低查验率、互认国家通关便利等多项优惠。目前,沧州市AEO企业数量已达21家。
沧州海关与中国银行沧州分行坚持“信用赋能”,建立关银信息共享机制,海关定期推送AEO企业名单、信用等级变动等情况,与中国银行共享企业融资使用及信用履约数据,实现信息双向互通;同时,开展“政策进企业”系列活动,组建“关银专家服务团”,为企业提供AEO认证辅导、金融产品匹配等一对一服务,构建“政策宣贯+精准辅导+全程跟踪”的全链条信用培育服务体系,助力辖区重点领域企业形成以信用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记者 戴绍志)
(原标题:沧州: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向海图强增长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