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以“五大提升”为抓手,系统性推进市场、法治、贸易、政务和服务环境优化的坚定决心。从“免申即享”的政策红利,到“陪跑共创”的数智赋能;从“政企早餐会”的零距离沟通,到“综合查一次”的暖心执法……一幅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进”的生动画卷,正在谯城大地徐徐展开。
营商之变激发“雁归”热潮
“2021年,我返回家乡创办亳州市赣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张小伟介绍,在外打拼多年,终归回到家乡心里才踏实。
张小伟是谯城区十八里镇人。时间拨回四年前,彼时的张小伟,还在江西经营着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技术、市场他都不缺,但“回家”这个念头,却像一颗种子,在心底不断生根发芽。
转变,源于一次家乡的招商考察。“那是我第一次系统地了解到谯城的招商引资政策。”张小伟记忆犹新,“区里的工作人员直接带着政策汇编上门,从土地、税收到人才,一条条讲得清清楚楚。最让我心动的是他们说的‘你们只管安心经营,剩下的交给我们。’”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后续的“超预期”服务。张小伟站在自己的切片机前,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中,他提高了音量:“以前听说办厂要跑十几个部门,盖几十个章,没半年就下不来。实际上,从签约到落地,我们几乎没跑过腿。”
如今,张小伟的赣鑫农业已不再是简单的种植户。烘干房里,现代化的设备正对白术进行精准控温烘干;清洗筛选线上,工人们熟练地分拣着丹皮;一旁的仓库里,打包好的产品即将发往全国。
张小伟的故事并非孤例。在谯城,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正携资、携技归来。他们像候鸟归巢,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寻梦创业,成就自我价值,也造福着一方乡亲。
客商愿意来,群雁愿意归。究其原因,区域政务服务好不好是重要因素。考验服务好不好的方法,就是衡量营商环境的好与坏。
帮办人员实地了解项目存在的问题
厚植公平竞争“沃土”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项工作中,谯城区通过优化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贸易环境、政务环境、服务环境,持续在积势、赋能、提质上攻坚发力。
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整治设置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隐性门槛突出问题,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介入,运用大数据巡检等手段开展政策措施抽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含有排除、限制竞争条款的规范性文件。
通过系统整合、流程再造和技术赋能,全面推行线上全程电子化流程办事,实现审批服务“无纸化、智能化、高效化”转型,减少纸质材料,全面推进全区新设市场主体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率实现100%。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审批时限压缩65%以上,80%以上事项“最多跑一次”。
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开通信用修复申请、查询等功能,优化信用修复网上受理、审核、审批等流程,实现信用修复“全程网办”。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告知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条件、途径和程序,强化信用修复的告知和指导,提供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鼓励企业自我纠错、重塑信用。
筑牢权益保护“安全网”
严格按照《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涉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创新执法“长效策”。推行涉企执法“综合查一次”,联合多部门推行制发事项清单和流程计划表,动态调整各行政执法部门事项清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
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及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商投资准入限制要求,建立外资企业跟踪包保服务机制,从签约—落地—开工—纳统各环节进行帮扶,推动外资项目落地达效。
积极参与“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及各类出海培训,更好服务协和成药业、万珍药业等企业“走出去”,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或营销机构。
以电子商务与产业融合发展为切入口,对接小红书电商食品滋补、京东健康、淘天集团国货严选等各大电商平台来谯城开展电商招商培训会,为全区电商发展争取更多扶持政策。
跑出高效服务“加速度”
推进线上完成事项梳理、流程再造、系统对接等工作,努力实现更多“一件事”线上办理,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业务申请。线下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服务矩阵,通过整合市场监管、社保、医保等多部门业务资源,升级全流程帮代办服务,安排专职工作人员提供“收件—指导—流转—反馈”全环节跟进服务,实现企业群众办事“进一扇门、找一个窗、办所有事”。
全面梳理高频事项,对符合条件的业务流程优化升级,推进事项实现“材料零提交”。依托跨部门数据共享,自动调取身份证、营业执照等材料,企业群众确认信息后点击“一键提交”即可完成申报,精准解决“材料多、反复跑”“核验慢、审批繁”等痛点。
破解“企业找政策”“申请材料多”“资金到账慢”等难题,依托市“免申即享”平台,构建“政策精准匹配—企业无感认定—资金直达账户”的“免申即享”闭环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彰显亲商安商“谯城温度”
政企沟通“零距离”。围绕政策发布、反映诉求、问题办结等建群宗旨,对分行业、产业组建的10个政企微信群进行智能化管理升级,邀请各领域更多企业进群,各牵头单位主动服务、工作靠前,在群内发布为企服务信息、解疑释惑、收集诉求、解决问题,24小时“在线”为企业提供“扁平化”“短平快”“零距离”服务。针对企业反映问题,形成半小时受理、一小时交办、24小时办结、一天内回访的闭环办理机制。
诉求办理“零断点”。制定政企早餐会AB岗制度,每周定期不间断召开政企早餐会,坚持让企业家坐“C位”,多种渠道收集企业问题和诉求,邀请规上企业、扶优育规企业、规下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全部参与,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会后及时督办、适时回访。
要素保障“全方位”。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化的包保联系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一线精准掌握诉求,全面推行“问题台账制”与“销号管理制”,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明确责任、限时办结、动态清零,确保企业反映事项闭环处理。同时,规范走访情况的实时填报,通过13710平台高位推动复杂问题的协同解决,形成“走访—收集—办理—反馈—督办”的全链条工作闭环,推动为企服务走深走实。
项目落地“数智化”。创新搭建谯城投资e点通项目、招商项目“陪跑共创”调度系统,通过数智赋能、深度介入、精准服务、全程陪跑,实现从项目洽谈、落地、建设、投产至达产的全流程加速,审批环节提速60%以上,推动实现“签约即备案、拿地即开工、投产快达效”。
谯城区营商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谯城区将牢固树立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进”理念,以“五大提升”为抓手,加快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环境,着力打响“谯省心”营商环境品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内生动力。(刘景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