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成梅首相中国行重点议题 专家:欧洲对中国未来有信心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2-01 15:05:27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3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欢迎首次正式访华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并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梅称将寻求“进一步升级进入黄金时代的英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日本经济新闻》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梅将告诉中国领导人,英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好的朋友。带着最大规模的商业代表团,一下飞机就宣布价值超过5.5亿英镑的教育协议,称将推进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在外界看来,在深陷脱欧泥潭的今天,梅极力争取中国,希望为国家和经济打一剂“强心针”。

在抵达中国之前,梅会对“一带一路”倡议如何表态受到关注。法新社31日报道称,当天在与李克强举行会谈时,梅表示英国欢迎“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机遇。她说,两国将继续合作,以确保该倡议符合国际标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1日说,“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际合作平台,是互利开放的、包容的,同时也是透明的。中方一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也一贯遵循市场规律和相关规则。如果没做到这个要求,“一带一路”建设也不会取得如此大的进展和成功。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与卡梅伦不同,梅政府在这一问题上更为谨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在该报撰文说,2015年,英国不顾美国的反对在西方世界中率先加入亚投行,推动其他发达国家加入,引发亚投行热。本来英国还是率先表态支持“一带一路”的西方大国,却让法国抢了先。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初访华率先将“一带一路”写入中法联合声明。路透社评论说,英国在争取中国投资的竞赛中已经落后于对手。2016年,中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法国也不甘示弱,马克龙抢先英国一步,新年一过就去了北京,并给中国领导人送上国礼马。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3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欧洲国家争相发展对华关系是这几年呈现出的态势。在相关国家的示范效应下,我们看到欧洲国家领导人密集访华的情景。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未来的开放抱有信心。就英国而言,面对不确定的美国、停滞不前的日本,从潜力、实力和意愿来说,除了中国,还能找哪个更好的伙伴进行合作呢?

相关推荐
格鲁吉亚总理: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

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10月22日在第五届第比利斯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期间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格鲁吉亚的互联互通能力不断增强,对华经贸合作持续扩大。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