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榆中县人大召开十八届一次会议 为“十三五”谋篇布局

来源:甘肃经济研究中心 2016-12-01 18:20:00

12月1日,榆中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召开,王林县长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过去的五年,榆中县政府推进工作困难重重:经济总量偏小,财政增收渠道不宽,工业园区带动效应没有真正形成,转方式调结构任务繁重,部分工作人员作为不当的现象依然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

面对困境,榆中县政府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克服重重困难,使得榆中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到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将达到93.3亿元,地区性财政收入达到10.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5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6倍、1.78倍、2.94倍和2.93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显著进展,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19:60:21优化为17:23:60,服务业比重超过工业,新型产业结构基本形成;扶贫攻坚成效明显,实现15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2.93万人减少到0.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82%下降到0.99%;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26平方公里,完成绿化造林51.88万亩,植被覆盖率达到48.8%,森林覆盖率达到15.34%,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指标以内。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在政府报告中,榆中县县长王林用十二个“最”概括刚刚过去的“十二五”:“过去的五年,是我县重大项目落地最多、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是我县脱贫攻坚举措最强、各项资金投入最多的时期,是我县城市建设起点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是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最大、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最好的时期,是我县社会事业发展最快、民生保障力度最大的时期。”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预计到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将达到93.3亿元,增长8.8%;地区性财政收入达到10.0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38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1.5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5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28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72元,增长12%。

在回顾过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榆中县政府提出到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要达到137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880亿元,年均增长10%;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8亿元,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846元、13958元,年均增长10%、9%。2017年榆中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06.6亿元,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47.28亿元,增长12%;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亿元,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25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16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34元,增长9.5%。

对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县委书记王晓宁表示:“本次工作报告谋篇布局科学合理,是一篇很好的行政范本。总结工作实事求是,能反映出政府人工作的结晶。总的来说,2016年政府工作可歌可书,是以实际行动启动十三五的良好开端。五大理念,六个榆中,一脉相承,是党政同心同德的政治宣言,描绘了一幅县强民富,青三绿水,百姓幸福的美丽画卷。2017年工作量大,凸显了政府一切为人民的承诺!”(牛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