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西方银行“约会”“一带一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3-01 09:17:46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韩梁)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不少西方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热情高涨,竞相争取合作项目,期望抓住这一宝贵机遇。 

春江水暖鸭先知。宏大基建计划、巨额资金投入,意味着可观收益以及长期性、可持续发展红利。面对这样的商机,精明务实的西方金融机构自然不甘人后。中国倡议所展示的制度活力、发展吸引力,再次展现强大感召力和塑造力。 

《金融时报》报道,西方银行和金融机构已经行动起来。一些银行就“一带一路”倡议召开研讨会,任命资深高管负责“一带一路”工作,设立专门委员会协调商业活动,有的银行还把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的表述写入其全球战略。 

花旗集团亚太地区公司业务负责人基夫说,这家银行来自美国和亚洲的跨国客户把“一带一路”倡议视为拓展其商业规模和广度的重要机遇。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五通”目标的重要一环,有助打通金融“血脉”。西方金融机构的参与,不仅有助实现自身商业目标,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源头活水”,推动实现共赢、多赢。 

比如,外资银行参与融资网络,让“一带一路”项目资源更多元;一些西方银行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文化环境,有助管控风险;通过多方协作、第三方合作等模式,有助提升项目商业性和可持续性。 

除了提供资金、管理、服务,西方银行深度参与“一带一路”,也有助双方在金融科技、支付结算、产品创新等方面深度对接。更多西方银行和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也将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西方商界对“一带一路”的热情,用事实打破怀疑猜忌,反衬出某些西方政客和媒体的偏狭。固执地从地缘政治角度歪曲解读“一带一路”,放不下零和博弈的执念,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一倡议所蕴含的天下情怀,以及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的新路径。 

在德意志银行亚洲事务董事维尔纳·施泰因米勒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不只关乎基础设施建设或开发全新出口市场,更关乎货币和资本市场自由化。他说,是时候放下对中国的“恐惧”,应该更加积极地推动与中国合作。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中国真诚欢迎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架设资金融通的桥梁,共同分享“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与红利。

相关推荐
格鲁吉亚总理: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

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10月22日在第五届第比利斯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期间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格鲁吉亚的互联互通能力不断增强,对华经贸合作持续扩大。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