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展‘出境加工’业务一年以来,公司产能得到扩大,与德国、美国的订单合作日益紧密,‘出境加工’政策每年能帮助公司直接减税3000万元,海关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宏峰兴奋地说。
顾宏峰口中的“出境加工”是指我国境内企业将自有货物委托境外企业加工制造后,复运进境并支付加工费等相关费用的经营活动。作为加工贸易创新业态,这一模式对推动加贸转型升级、促进地区协同发展和提升跨境合作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4月10日,随着杭州海关第一份光纤预制棒出境加工手册顺利进入核销程序,富通公司光纤预制棒出境加工业务“试单”运作圆满成功,共计60批的出境加工合同得到顺利履行,总价值约2300万欧元。通过“出境加工”模式,中国企业探索出一条连接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共赢的路径,也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智造进一步加深国际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了解,富通是国内知名的从事光通信产品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其企业核心产品是光纤预制棒。2017年以来,随着光通信产品的需求不断升温,市场对光纤的原材料光纤预制棒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公司为扩大产能,计划采用德国生产套管和公司自主研发芯棒外发美国加工成光纤预制棒的模式,以达到迅速扩大产能的目的。但在“出境加工”政策实施前,企业只能以一般贸易的方式出口至美国,加工后再以一般贸易进口,每次均需按进口货值全额缴税。
杭州海关了解到该情况后,主动靠前服务,发现富通的生产模式是典型的“订单销售‘两头在内’、生产环节‘中间在外’”的出境加工模式,若成功开展“出境加工”业务,可仅对境外加工的增值部分进行征税,大幅减少企业成本。为更好帮助企业了解出境加工政策要求和监管模式,杭州海关专门成立课题攻坚小组,多次赴企业进行上门宣讲,并安排专人全程指导企业办理出境加工贸易手册,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出境加工的政策红利。“第一份光纤预制棒出境加工手册的顺利执行,让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运营模式。除美国市场外,日本、欧盟等市场合适的合作伙伴都可以采取这种模式建立国际合作渠道,最终的光纤预制棒产品将服务于国内增长巨大的光通信基础建设。”顾宏峰说。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创新监管和服务,促进出境加工新业态不断扩展的地方海关不止一家。目前,天津海关已审核设立出境加工账册9本,出口货值5632万元。
为支持出境加工业务发展,天津海关在全国率先推动“含铂族贵金属废催化剂出境加工业务”“单晶硅棒中子辐射出境加工业务”,扩大出境加工业务效应,引导企业延伸国内制造产业链;同时不断完善机制、优化操作流程,为企业节省时间和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据介绍,在最初面对出境加工这个新课题时,天津海关专门成立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关企座谈会、电话沟通等形式,摸清存在的困难和实际需求,同时详细讲解出境加工、企业信用管理等相关政策法规,并派专人全程指导企业办理出境加工贸易账册。业务平稳起步后,还不断完善机制、优化操作流程,为企业节省时间和成本,并扩大出境加工业务效应,引导国内企业通过出境加工方式延伸国内制造产业链,跟踪帮扶新增企业完成出境加工账册备案。
去年7月,天津海关完成了天津市首本出境加工账册设立手续,铂族贵金属出境加工业务正式落地天津。近日,天津普莱特姆科技有限公司第5本出境加工手册也已设立。作为天津市首家出境加工企业,该公司利用出境加工贸易方式,迅速扩展业务。进出口部经理常荃丽告诉记者,开展出境加工业务提高了公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预计2018年业务量能增长4.5倍,可实现年利润6000万元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