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季度天津口岸“一带一路”贸易增长13.3%

来源:北方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5-04 17:04:53

记者从天津海关获悉,2018年第一季度天津口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共计84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占同期天津口岸进出口总值的27.4%;其中出口579.5亿元,增长11.9%,占同期天津口岸出口总值的38.7%;进口260.6亿元,增长16.6%,占同期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16.7%。

据悉,从天津口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东南亚国家为主要贸易伙伴,民营企业保持最大贸易主体地位,国有企业增速较快。在商品结构方面,一季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前3大品种为机电产品、钢材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方面,以机电产品和能源类产品为主要品种。

为支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营造天津口岸高效便利的通关环境,天津海关各部门和各通关现场多措并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比如:新港海关根据企业需求设立“中欧班列便捷通道”,实行国际班列货物“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操作模式”,缩减企业通关时间,降低物流成本;东疆保税港区海关接单现场实施全天候预约通关、延时加班等措施,实现查验无问题单据当日放行,提升企业出口通关效率;机场海关走访企业开展“一带一路”专项调研,及时掌握企业货运量信息,快速协调解决与机场公司、口岸联检部门、兄弟海关等部门转关常见问题,制定“一带一路”货运业务专项保障方案,延时加班保障该类货物即来即验。

相关推荐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从“污染治理”到“低碳引领”:中国碳金融实践赋能“全球南方”

2025年9月7日至20日,“一带一路”资金机制与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在北京、广州两地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不仅搭建了南南合作新平台,也为发展中国家协调经济增长与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