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瞄准金融开放 上海浦东向国际金融人才伸橄榄枝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5-23 10:37:01

新华社上海5月23日电 (记者何欣荣) 中国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对国际化金融人才将产生强烈需求。上海浦东新区近日表示,将通过搭建事业舞台、强化服务、营造金融法治环境等措施,建设国际化金融人才的高地。 

在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等机构举办的中国金融人才浦东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说,从2016年的数据看,中国金融业的从业人员数量约为665万人。虽然绝对数量不小,但占整个就业人员的比重还不到1%,与发达国家比仍有差距。在结构上,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单一专业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熟悉国内金融市场和业务的人多,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和业务的人少。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对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领域产生巨大影响。掌握这些核心技术并将其运用于金融服务的金融科技人才,在国内存在比较大的供应缺口。” 何宪表示。 

作为中国金融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浦东的金融人才总量目前已达到30万,金融业增加值达2700亿元,占上海全市的半壁江山。通过推出“沪港通”“债券通”“黄金国际板”和原油期货等创新产品和服务,浦东已成为全国金融业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 

“当前,浦东已集聚13家国家级要素市场和功能性金融基础设施机构,持牌类金融机构超过1000家,各类金融机构总数超过10000家。在此基础上,浦东将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说。 

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副局长张辉表示,落实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浦东将推动一批国际知名的合资证券、外资银行、外资寿险、外资再保险、外资保险经纪、外资公募基金和评级机构率先落户浦东,承接跨国金融业务和交易的转移,为国际金融人才搭建事业舞台。 

从金融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出发,在完善教育、安居等服务项目的同时,浦东将积极引进外资健康保险机构,大力发展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生活环境。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浦东还将建设金融法院,完善现有的金融仲裁院、金融法庭功能,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纠纷处理机制,为金融人才的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推荐
内蒙古好物走进上海金融机构

7月2日,内蒙古好物走进上海金融机构系列活动在上银金融大厦启动。

前5个月进出口增幅超两成:民营企业成上海外贸发展“新引擎”

记者从上海海关了解到,今年前5个月,上海市民营企业进出口增幅超两成,5月份单月进出口创历史新高,成为外贸发展“新引擎”。

首次实现全市通退,上海离境退税点位服务升级

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外滩中央集中退付点从6月25日起升级为上海首个全市通退服务枢纽,即境外旅客在上海所有离境退税商店购买的相关商品都可以在这里完成离境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