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在柏林“科学长夜”活动中体验中国文化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6-11 11:09:19

新华社柏林6月11日电(记者田颖)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的一间教室里,八九名德国人手握毛笔,一笔一画地跟着老师学画冬竹;在另一间教室中,十几名德国人正围着长桌学习中国茶艺;一场汉服秀带德国观众穿越秦汉唐宋明清等中国历史朝代,展示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 

这是柏林“科学长夜”活动现场。9日晚,柏林迎来一年一度的“科学长夜”活动,70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向公众开放,其中不仅有自然科学院所为公众提供科普教育,也有人文社科机构加入,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也在其列。 

四五根竹节、几片竹叶,看似简单的水墨画想要画好却不容易。几名前来参加活动的德国人画得很认真,在报纸上反复练习后,再在宣纸上完成。 

乔纳森是柏林一家音乐软件公司的经理,他曾听过一堂水墨画课,由此便产生了兴趣。趁“科学长夜”活动之际,乔纳森带着朋友和来柏林探望他的父亲一同体验水墨画和其他中国文化项目。他告诉记者:“画水墨画很有趣,就是毛笔很难控制好,还需要练习。” 

晚上8时,结束书画和茶艺体验课的参观者来到汉服秀活动现场。古乐响起,投影中出现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的画面,身着秦汉时期帝后服饰的两名中国留德学生缓缓走进秀场。随后,身着唐朝宫廷服饰、宋朝书生服饰、明朝婚服等的志愿者模特一一登场,配以清明上河图、紫禁城等和朝代相对应的投影画面以及相关的中国传统音乐,现场观众纷纷拍照留影。 

模特展示结束后,主持人按照朝代顺序为观众介绍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名人轶事、服饰特征等。 

柏林工业大学研究生约翰娜告诉记者:“对我来说,这场汉服秀很有异国情调,模特们的展示也很优雅。每名模特配以不同的发型和头饰,让我对不同朝代的头饰也很感兴趣。”约翰娜说,她目前在学习汉语,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她边说边拿出自己刚刚在书法课上写的“天下”二字给记者看。“这是我的第一幅毛笔字。” 

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的“科学长夜”活动还举办了摄影展,全部100余张摄影作品是孔院德方院长罗梅君于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留学时拍摄的。

相关推荐
融·和:丝路丹青——中国画名家海外巡展(吉隆坡站)开幕

吉隆坡消息:为期一周的“融·和:丝路丹青——中国画名家海外巡展(吉隆坡站)”7月30日在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系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与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及中马艺术家、文化界及媒体代表等逾80人出席开幕式。

“中国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博茨瓦纳举行

“中国文化进校园”活动7月29日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的一所中学举行,吸引当地师生等500多人出席。

“茶和天下 曲韵共生”古琴·茶艺·香道体验活动在乌兰巴托举行

“茶和天下 曲韵共生”古琴·茶艺·香道体验式讲座和体验沙龙活动4日至5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