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继续支持上海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先行先试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6-15 11:59:21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4日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下一步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支持上海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先行先试。

易纲表示,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跨境人民币使用、沪港通、债券通、原油期货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探索,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易纲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支持上海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先行先试。

一是坚持市场驱动原则,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支持上海创新试点人民币跨境业务和产品,发挥好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结算功能,充分利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投融资支持。

二是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支持上海先行先试外汇管理改革,拓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推进资本项目管理的便利化和可兑换。

三是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在我国股市、债市、货币市场、汇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将在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交易的便利程度和效率、法治环境、交易托管清算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强建设,使上海的市场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进一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在支付清算、第三方支付、银行卡支付、评级机构等方面,上海有着巨大的人才优势和地域优势,对外资机构具有吸引力,并且在业务上有广阔的空间。”易纲说。

四是未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主线是按照国民待遇原则,逐步放开股比限制和业务牌照限制,上海在这方面竞争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易纲表示,许多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在考虑未来全球业务布局时,都把上海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

五是在引领金融科技发展方面,上海也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上海各金融机构和企业在金融科研和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今后这方面的发展还会进一步加强。

易纲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支持上海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扩大金融业改革开放,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相关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正式启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

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正式启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将本币结算范围拓展至国际收支全部项目。同日,两国央行还启动了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与欧央行等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记者日前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已分别与欧洲中央银行、瑞士国家银行和匈牙利国家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