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否有利印度?

    对印度而言,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十分诱人。通过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印度将进入全球供应链,还可鼓励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国家和东盟国家建立地区特产供应链。

    2018-11-21
  • 北京香山论坛:竞争还是共存?

    2018年10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中国国际战略学会联合举办的第8届北京香山论坛在北京举行。鉴于香山论坛得到了中国最高领导层的关注和支持,它将成为中国国防外交的关键渠道。

    2018-11-21
  • 中美或能达成贸易协议,但关系难以修复

    美国的中期选举结果不太可能对中美关系产生任何影响。有迹象表明中国和美国或正在努力解决两国间的争端。中美两国在短期未来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但仅限于贸易和经济问题。

    2018-11-21
  • 韩国失业率持续上升:原因分析

    自2014年以来,韩国失业率持续上升——2014年至2017年期间约升高了0.23%。本文从劳动力需求不足和就业不匹配的角度分析了韩国2014年至2018年期间失业率上升的原因。

    2018-11-20
  • 追求自治:人工智能与国家战略

    目前,各国政界人士和行业领导者都在积极发展和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本文对美国、英国、欧盟、德国、韩国、新加坡、印度、法国、中国、加拿大、阿联酋和日本的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进行了研究。

    2018-11-20
  • 印度战略石油储备:未雨绸缪

    2004年印度决定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这引起了一些批评。尽管在长期供应中断的情况下,战略石油储备可能无法满足需求,但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缓解价格飙升带来的压力,并给市场时间适应价格上涨并达到一定的平衡。

    2018-11-20
  • RCEP谈判结束:再次延期?

    2018年11月13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新加坡结束。在会议上,与会各方放弃了协定谈判年内达成实质性妥协的目标,并确认了把谈判延长至2019年的方针。本文认为,RCEP不会被轻易放弃。

    2018-11-20
  • 印度改善空气质量的艰难任务:德里案例

    印度首都德里及其周边地区(或国家首都地区 NCR)的空气质量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很差。本文探讨了国家首都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以及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的污染缓解措施。

    2018-11-19
  • 美国中期选举对以色列意味什么?

    民主党成功夺回对众议院的控制权,表明美国公众对特朗普总统领导地位的态度。在中期选举前夕,总统本人明确表示,选举结果将构成对其政策的全民投票。选举结果将要求特朗普总统在未来几个月开始为总统竞选做准备。

    2018-11-19
  • 将性别平等列入与气候行动相同地位

    本文认为,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比如关于性别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5和关于气候行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3),带来的优化发展协同效应是成功实现《巴黎协定》和《2030年议程》必要而有力的解决方案。

    2018-11-19
  • 三个新兴区域相互碰撞正在创造新的世界秩序

    跨国关系不断扩大,以及金融、贸易、技术、信息、能源和劳动力的新流动,创造了三个新的战略区域——印太地区、欧亚地区和北极地区,这些区域已经摆脱跨大西洋安排的阴影。

    2018-11-15
  • 将移动银行视为印度金融包容性的工具

    在印度,越来越多的客户将手机银行应用程序下载到智能手机上来使用银行服务。本文简要分析了印度利用手机实现金融包容性的表现。本文不仅揭示了推动移动银行使用的各种因素,也揭示了阻碍移动银行使用的因素。

    2018-11-15
  • “新”核军备竞赛

    特朗普总统声称美国将退出与俄罗斯签订的《中导条约》,这引发了人们对潜在后果的一系列猜测。大多数评论人士认为,这可能会引发另一轮类似于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

    2018-11-14
  • 中日在东南亚的竞争有利于其经济发展和战略自治

    中国与日本之间在东南亚的竞争有利于该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战略自治,尤其是对于一些东南亚贫穷国家。基础设施融资是中日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中日在东南亚的竞争有利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加强它们面对超级大国时的抗压能力。

    2018-11-14
  • 韩国新南方政策:愿景和挑战

    韩国“新南方政策”强调“3P社区”,即建立一种面向人民、繁荣与和平的社区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东盟宪法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现任政府所倡导的基本原则强调了“人民优先”原则。

    2018-11-14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