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贸易高速公路之一,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西端的海上交通枢纽。除非有办法弥合经济利益与保护这些利益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否则中国通过地中海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难度很大。
贸易战与其说是关于贸易逆差,不如说是关于美国保持其全球霸主地位的意图,美国可能会在一系列领域中阻碍中国人,但不可能全面阻止,通过颠覆全球贸易体系、限制中国企业投资或阻止中国公民参与美国教育体系来试图扭转局面,这很可能会伤及自身。
各地区的公共债务水平一直在上升,为了对抗对该地区经济不断恶化的荷兰病,主权国家必须设定时间框架,使其经济多样化,远离商品主导的出口收入。扩大出口篮子将是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问题的灵丹妙药。除非采取适当的前瞻性措施,否则撒哈拉以南非洲将继续间歇性地处于外债之下。
“普特会”上,特朗普总统试图将美国对俄罗斯干涉总统选举的指控降至最低。此次会晤还反映了两位领导人为建立密切关系所做的努力,以促进两国之间的新一轮对话。两国领导人并未说明他们是否达成了协议,且重点主要放在了会议本身的重要性上。
基于一项探讨湄公河下游流域气候变化合作的早期研究,本文研究了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的区域机制。对欧洲、北美、非洲、中东、南亚和南美区域合作努力的评估肯定了早前对湄公河下游流域合作的研究。
对非洲的政策制定者来说,最明智的策略就是“做最坏的打算,抱最好的希望”。“这需要明确和连贯的政策制定,改善经商的便利性和成本,加强区域和大陆层面的一体化。在贸易战争的影响下,利用机会窗口的战略重要部门的优先地位也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发现,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这样的央行在实体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比人们之前认为的要有用得多。央行或许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和债券,来影响新加坡电信、新加坡凯德集团和丰益等企业的生产率。如果淡马锡公司代表了新加坡对20世纪发展理论的巨大贡献,或许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可以代表新加坡对21世纪的贡献。
印度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政策体系正在不断取得进展,与韩国日益友好的关系正体现了这一点。随着文在寅2018年7月8日至11日访问印度,韩国成为印度更强大、更有潜力的经济伙伴,新德里的“东向行动”政策得到了充实。
泰国将于2019年担任东南亚国家联盟的轮值主席国。由于主席国拥有提出一些区域议程的能力,泰国的愿景和立场将不仅会影响东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还会影响东盟与非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
澳大利亚目前与16个国家签订了10项自由贸易协定,未来将有更多自由贸易协定生效。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多边和其它类型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自由化形式,为澳大利亚提供了原则上相似的机会和利益。
未来几年,以色列经济本身无法消耗如此大量的天然气,以证明利维坦油田开发所需的资本投资是合理的。如果与埃及的天然气出口协议没有达成,天然气合作伙伴将依赖于同约旦达成相对小的出口协议。埃及天然气仍短缺,天然气公司应推动与埃及出口协议的快速实施。反过来,以色列政府应在必要的范围内为此事提供幕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