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不仅成为当年全球经济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且,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我国还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
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任何一位投资者来说,都是不可能熟视无睹的。可以预料,按照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未来的中国市场,将释放出更大的投资空间和消费空间。
近年来,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方向,中国改善营商环境的步子在加快。不断优化的营商“软”环境持续提升中国发展“硬”实力,也给世界带来稳定预期和重要机遇。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通道产业集聚效果逐步显现。
“沃尔玛表示未来5年将在武汉投资30亿元人民币;特斯拉正在扩大上海工厂的产能,并打算再成立一个研究中心;迪士尼公司计划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建设一个新的主题园区……”
与更多的贸易伙伴商建贸易畅通工作机制,特别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办好广交会,发展线上展会。扩大海外仓规模。加强国际营商体系建设。
“十三五”时期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年均净增市场主体1247.7万户,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从84名上升到31名。
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自2020年1月1日全面实施以来,中国切实采取措施鼓励和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针对评估发现的问题,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力度,放出活力,管出公平公正,服出效率。
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过去两年间,中国在营商环境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营商环境指数位列全球第31位,较上一年提升15位。
目前长春、珲春、吉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已分别获国家批复,综试区企业可享有出口商品“清单核放、汇总统计、简化申报”的通关便利化措施。
案例选集收录了新加坡法院和中国法院的案例,探讨了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经贸活动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重要课题,并对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有助于两国法院增进沟通和互信,共同开展区域法治方面的合作。
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对外开放,以自身发展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以更低的关税水平、更短的负面清单、更便利的市场准入、更透明的市场规则以及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为全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7月27日,世界银行对外发布了《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专题报告。世行报告认为,中国近年来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在建立改革协调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国际国内改革经验双向交流等方面创造了成功经验。
日前,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今年以来,为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保持产业链总体稳定,市场监管部门改革监管方式,创新服务举措,忧企业之忧、急企业之急,为企业扬帆远行保驾护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利用外资。这几年,中国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中的排名也不断提升。很多跨国企业感受到了中国市场和营商环境的强大吸引力,不断加码在华投资。
近年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护知识产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就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国家发改委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住外资基本盘,稳住产业链、供应链。
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正全速推进,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
显示 1222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