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中国商会与中国欧盟商会1月13日在布鲁塞尔共同举行“中欧商业领袖圆桌对话会议”,中欧双方政府、企业和媒体界代表约70人到场,畅言中欧务实合作,欧盟委员会也派观察员参会。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十分重要。近段时间,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发展信心、恢复和扩大消费,成为各地各部门做好经济工作的主要发力点。
2022年,在海关总署的统一部署下,全国海关积极落实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措施,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全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2022年,浙江为市场主体减负4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兑付涉企政府性补助补贴资金1088亿元;减轻企业和个人缴费负担440亿元。
新年伊始,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信心不减、动作不断—— 福建厦门,施耐德电气新一代数字化电能质量成套设备下线、全新柔性生产线同步启用。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以及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
当前,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蓬勃兴起,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吸收了占全国18.5%的外资,贡献了全国17.3%的进出口额,向全国或特定区域复制推广了278项制度创新成果。
1月9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疆研究制定《自治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11个方面创新举措,优化提升当地营商环境。
经济发展的根基在于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发展有动力。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1月7日披露,自2021年9月以来,15部浦东新区法规先后颁布,引领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助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驱动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提高绿色转型发展水平,支撑城市治理效能得到提升。
2022年,安徽滁州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经济运行连续四个季度全省第一、营商环境连续三个季度全省第一、年度总评全省第一、暖民心行动满意度全省第一,实现了“满堂红”,取得了“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好业绩。
“目前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正从规模型的‘跑量’模式和中低端产品出口,向品牌塑造和中高端产品进出口平衡的质量型发展模式转变。同时,线上平台自身的发展,也给跨境电商带来新的推动力量。”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宁1月5日表示。
2022年以来,宿州埇桥区以“获得信贷”为主线,以优化金融营商环境、“保护中小投资者”为目标抓手,不断加大金融供给,畅通融资渠道,提升服务效率,有力促进了市场主体融资。
2022年以来,安徽泗县以优化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和招投标营商环境为重点,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向数字化、集成化、电子化模式转变,通过完善交易平台建设,提升交易平台服务功能,多举措加快提升交易平台服务水平。
2022年,安徽宿州泗县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以惠企便民为抓手,倾力打造“指尖水务”,多措并举提高供水服务水平,助力泗县打造全省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安徽宿州埇桥区循环园区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全力以赴助力企业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优化跨境贸易服务、深入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开展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试点……年末,河南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再“出招”。
营商环境既是发展软实力,更是核心竞争力。北京作为首都,肩负着率先营造高标准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增强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使命。
12月23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目前该局已构建起以“互联网+信用承诺+形式审查”模式,以“信用承诺”为基础的登记注册服务体系,形成了“承诺采信,践诺畅行,违诺必究”的放管闭环。目前,北京市96%以上的登记注册业务通过信用承诺制办理。今年1-11月,北京市新设企业23.10万户,同比增长7.36%。
今年以来,安徽省固镇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创新四项措施,推进为企服务提质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力助推企业发展。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12月17日表示,中国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空间仍十分巨大。
显示 1133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