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雏鸡胸肉切片……再加雪梨薄片、香蕈小块,翻炒三四次起锅。”这是一道名为“梨炒鸡”的菜肴,出自清代诗人袁枚那本勾人“馋虫”的著作《随园食单》,也是罗辉博士常用以招待新西兰友人的菜肴。刚刚完成《随园食单》英文翻译的罗辉告诉新华社记者,尽管袁枚生活在18世纪,但这道菜在今天看来仍很前卫,符合西方饮食理念,很受当地朋友的喜爱。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21日举行开放日活动,20余名美国高中生在活动中了解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历程,体验中国文化。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国际品牌授权博览会上,众多中国文博机构和文创企业亮相“中国文化艺术授权”主题展区,24日举行的“中国文化艺术授权分享会”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
“沿海上丝绸之路,讲中国故事”活动21日在意大利罗马启动,借助首次开辟海上丝路航线的“盛世公主”号邮轮,向西方游客展示中国文化。
记者从正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三届文博会上了解到,2016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额高达786.6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但同时,“中国有功夫,有熊猫,却没有‘功夫熊猫’”,缺少有创意的核心产品仍是文化出口的软肋。
由中国外交部世界知识出版社与老挝中国文化中心主办、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山东省文化厅协办的“文化中国走进东盟”老挝站系列活动4日在老挝首都万象开幕。
电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16日在土耳其奥坎大学启动“中国总领事校园行”系列活动,宣介“一带一路”倡议,推广中国文化,促进中土人文交流。
“中国文化日”暨“中国故事·中国西藏”主题图片展2月28日在斯洛伐克的新扎姆基市开幕。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林琳、新扎姆基市长克列恩,以及当地各界人士约200人出席活动。
“中国文化月”活动2月28日晚在保加利亚中部城市特尔戈维什特市落下帷幕,历时一个月的活动精彩纷呈,令保加利亚5座城市的数万市民真切体验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为期3天的中国文化展大型系列活动日前在乌兹别克斯坦国立艺术博物馆开幕。文化展通过40多幅书法及国画作品、20多件玉器陶器、150多幅图片等,让当地民众在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有机会了解包括中国高铁、卫星、手机技术等现代科技发展和建设成就。
“中国文化2017迎春图书展”16日晚在美国休斯敦中国人活动中心多功能大厅拉开帷幕,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孙寿山、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李强民等应邀参加了开幕式。
为庆祝中国传统新年,当地时间1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中国迎新春快闪秀”在巴西圣保罗市著名的“金融街”保利斯塔大街上演,吸引了众多当地民众。
因中国大熊猫而人气倍增的比利时天堂动物园近日表示,希望金丝猴能“落户”天堂动物园。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中心写字楼的一间教室里,十几位巴西人正在一名中国老师的带领下用中文演唱歌曲《大中国》。这里是里约中文学校“你好中国”的课堂,学生们正用唱歌的形式开启新一课的学习内容。
他们原本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因爱上中国文化而交汇在一起。他们都赶上了中秘关系越走越近的好时代,同时也是这个好时代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黎巴嫩卡拉卡拉舞剧院院长伊万·卡拉卡拉作为特邀嘉宾,应中国驻黎巴嫩使馆邀请,于9月15日至18日赴陕西省西安市参加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节。伊万·卡拉卡拉是歌舞剧《丝路古道》的策划和导演,他一直钟情于中国文化。伊万·卡拉卡拉告诉记者:“中国同黎巴嫩一样,也是一个历史文化非常悠久的国家,我一直对中国文化充满向往。
一年一度的新西兰中文周是西方国家民间发起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中文语言周”。中文周期间新西兰媒体将向公众介绍简单的中文表达方式,社会各界也将组织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活动,提升新西兰人学习中文的兴趣。本月11日,2016年中文周启动仪式在南岛城市克赖斯特彻奇举行。
近年来,随着中澳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来到澳大利亚,学习中文也变得越来越热门。“中文热”已经悄然从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刮到澳大利亚的偏远小镇。例如在西澳大利亚州小镇库努纳拉,中文课程就已被纳入当地小学的必修课。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主办,中国外文局人民画报社和“波兰家园”公民协会承办的“美丽中国 美丽波兰”图片展当天上午在波兰科学院揭幕。
中国文化的推广是一项长期、浩大的工程。综观世界,英国文化委员会用了70多年时间,建立了200多个国外分支机构。德国歌德学院用了50多年,在全球发展了144个分支机构。中国的文化推广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文化品种的精耕细作、推广机构的充实,到硬件设置与人员配备,都需要查漏补缺,循序渐进地加以完善。有关方面更应加大对文化推广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物力等),制定系统的文化推广战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
显示 1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