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近年来,我国多措并举加大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力度,全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不断的金融“活水”,为中小微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
福建官方5日通报,该省出台十方面28条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福建省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截至今年11月底,北京市共有中小企业166万家,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做优做强的重要途径。
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和各项惠企纾困政策效应持续发挥等因素共同作用下,1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结束连续7个月下跌态势,回升至86.3,比上月上升0.2点,但仍低于去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水平。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9部门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期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做出部署。
本文研究数字化商业运作是否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以及疫情是否促使数字技术的采用。本文作者认为,数字化在提高中小企业抵御这种巨大冲击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疫情还在各个层面加速现有企业对数字技术的采用,而且在全面重新营业一年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近年来,有不少企业通过聚焦主业、强化创新,在专门领域练就“独门绝技”,打造“拳头产品”,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12月9日发布,1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6.3,比10月上升0.2点。多个分项指标同步回升,显示企业信心增强。
根据韩联社11月30日报道,韩国关税厅和中小风险企业部表示,截至11月29日,韩国中小企业的出口额超过了2018年1052亿美元的历史记录,在全部出口额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为18.2%。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力军,中小企业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用工难用工贵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发、部分地区停电限电等影响,当前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
25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了解到,日前,青海省2021年度第四批入库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完成公告。截至目前,该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212家,较去年增长20%,呈现出良好增长态势。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我国4600万家企业中占比99%以上,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用工难用工贵、应收账款回款慢、物流成本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发、部分地区停电限电等影响,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近日组织开展2021年成都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线上调研活动,通过一对一采访各类中小企业,探究成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在“专精特新”的发展过程中,一批中小企业成长为行业的隐形冠军。如何看待隐形冠军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怎样让隐形冠军更加光彩夺目?
目前,广州开发区累计培育孵化科技企业近5万家,集聚专精特新企业达100多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累计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7家。
中小企业是欧洲经济的支柱。欧洲工业要蓬勃发展,具有良好商业理念的创新型新公司就必须能够获得所需的资金。这似乎很明显,但欧洲中小企业目前几乎完全依赖银行进行外部融资,而交易成本高、无形资产融资困难、中小企业金融市场整体不透明等,意味着银行往往无法提供小型创新企业所需的风险资本。
今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备受关注。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建成优质的区域科技生态,成为未来各地政府工作所要发力的领域所在。
本文研究了研发和创新对就业增长的影响,重点关注中小企业。
泰国OSMEP加强开拓中国市场。
9月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显示 491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