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将继续推动更多企业人员赴非洲复工复产,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安排更多非洲往返中国商业航班复航,加快恢复中非人员往来与合作活力。
应莱索托政府邀请,中国政府抗疫医疗专家组日前乘包机抵达莱索托首都马塞卢,开始对莱索托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帮助。中方医疗专家组由10人组成,均系从湖北省武汉市选调。这是中国政府向第十四个非洲国家派出的抗疫医疗专家组。
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8月29日以线下线上方式举行。
中非唯有加强团结,坚持多边主义,才能在“后疫情时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始建于2007年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在中埃两国元首共同关注下成长起来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逐步成为中埃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中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性项目。
距离6月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召开已经过去两个月,最近一段时间,中非双方紧密对接,积极落实双方共识和峰会成果,各领域合作取得重要成果。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患难见真情,中国与非洲相互支持,命运与共。中国援非医务工作者向危而行,践行生命至上理念,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非洲大地上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彰显了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在团结抗疫中更加巩固。
双方应在中非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推进合作,通过市场化的可持续举措推进非洲国家的医疗基础产业发展。同时,中非双方要重视对各自传统经验、本土资源,尤其是传统医学的保护与利用。刘鸿武最后强调,疫情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非合作抗疫既是中国的期待,非洲的期待,也是世界的期待。世界应该向中非合作致敬,摒弃偏见,放下傲慢,重建人类相互合作的信心,携手共战疫情。
中国疾控中心将与非洲疾控中心一起,继续携手抗击疫情,申报的500万元人民币的新冠防控项目已经获批。项目通过与非洲疾控中心合作,支持非洲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扩大检测,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工作,开展疫情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派遣中国专家和专家组赴非洲提供技术支持,开展中非经验交流和分享。
“政治病毒”比病毒本身更可怕,疫情来临,很多西方媒体不断的抹黑中国,抹黑中非关系,谣言四起,在交流不畅的情况下,中非更应有坚定的战略互信。
中非医疗卫生合作应将援助与投资结合起来,将医疗卫生产业发展与非洲工业化结合起来。为此,需要支持中国医药卫生企业赴非洲进行投资,通过深化合作,不仅有助于增强非洲医疗卫生能力建设,也有利于中国医疗卫生产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传统友好,既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也是患难与共的亲密兄弟。经历携手抗击埃博拉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中非关系更加坚实牢固,中非友好更加深入人心。
过去数月,中国和非洲国家经受新冠疫情严峻考验,相互声援、并肩战斗。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后,中国第一时间驰援非洲,中非友好互信在团结抗疫中更加牢固。
7月16日,“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平台中非新闻界网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南非当地时间6月15日,南非最大平面媒体集团独立传媒与多家中方机构共同主办的“新冠肺炎疫情下中非民间外交及媒体合作线上研讨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来自中国、南非、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埃及、英国等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19位嘉宾发言,中非各界近100人线上参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17日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近年来,中非农业投资贸易快速增长。
近日,由中国航空工业旗下中航三鑫科技承建的刚果(布)布拉柴维尔商务中心项目塔楼幕墙正式封顶,标志着中非地区第一高楼外立面形象工程完美收官,刷新了非洲大陆的幕墙天际线。
2019年9月25-2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部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俄创新对话”在上海成功举行。
显示 168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