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加快打造更加便利化、智能化、国际化的一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截至目前,“单一窗口”共提供24大类889项服务功能,涵盖通关、监管、物流、金融等口岸通关作业全流程和贸易监管主要环节。
2024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7月当月进出口3.68万亿元,同比增长6.5%,月度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5%以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接受专访时表示,前4个月的数据,应该说给了我们更强的信心。我们的外贸基本面仍然是非常稳健的,竞争力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5月9日,中国海关总署分别与布隆迪共和国税务局、冰岛税务与海关署签署AEO互认安排。至此,与中国签署AEO互认协议的经济体数量增至28个,覆盖国家(地区)数量增至54个,互认协议签署数量和互认国家(地区)数量仍居全球双第一。
林建田表示,作为海关最高信用等级企业,AEO企业可以享受优先办理、减少监管频次、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优惠管理措施,有效降低国际贸易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
海关总署5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4月单月进出口3.64万亿元,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8%。
4月16日,《海关总署关于增加高级认证企业便利措施促进外贸质升量稳的通知》发布。在原有管理措施基础上,海关总署向高级认证企业(AEO企业)推出4个方面17项措施。
第六届全球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大会将于5月8日至10日在深圳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这一AEO领域最高级别的全球性会议。
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16类限额以上单位商品中有近九成实现正增长,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增加值同比增长……
在11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回应外贸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外贸实现8.7%的同比增幅,实现良好开局。受访企业和专家表示,开年外贸订单情况超预期,期待2024年的出口表现,预计新能源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仍有望保持高增长。
1月13日,记者从成都海关获悉,《海关总署关于执行2024年关税调整方案等政策有关事宜的公告》近日相继出台,多项税收优惠红利政策得到释放。
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负责人何晓睿8日说,海关总署积极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着力推动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贸易便利化体系。
为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公告,决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原产地证书申请人可直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中国贸促会申报系统等申领原产地证书。
据海关总署30日发布的消息,为丰富国内水产品供应,促进水产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经科学评估,海关总署于5月26日起允许巴基斯坦、巴西、马来西亚、西班牙、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国家20家境外水产品企业恢复对华出口。
9日,海关总署发布我国外贸最新运行情况:今年前4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32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4月单月进出口3.43万亿元,增长8.9%。
记者21日从海关总署获悉,为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一步提升离岛旅客购物体验,自4月1日起,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增加“担保即提”和“即购即提”提货方式。
稳外贸对于稳定经济运行至关重要。7日,海关总署发布我国前8个月外贸数据。虽然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从前8个月累计看,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1%,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1)》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监管司副司长夏俊说,截至今年7月底,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4个国家,对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特别是中欧班列通达国家之间经贸往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积极支撑作用。
23.6万亿元——7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交出前7个月“成绩单”。从累计增速看,前7个月同比增长10.4%;从月度看,7月份同比增长16.6%,传递出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的积极信号。
显示 211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