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首个合作项目。去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40周年,也是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30年成绩斐然,广受各方关注和肯定。
4月29日,舒瑞普正式启用其位于苏州的舒瑞普中国卓越中心暨苏州新工厂,并在苏相合作区平谦产业园内举行了开业庆典。
记者12月19日从苏州海关2024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11月,苏州市外贸进出口2385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其中出口14849.3亿元,增长8.3%,进口9007.6亿元,增长4.2%。
3月29日至30日,“Go Jiangsu——外籍青年‘苏’游记”活动走进苏州。来自俄罗斯、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10名外籍青年粉丝在行走中感受苏州城的文化底蕴,见证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4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将中国南京、苏州等64个城市纳入该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以表彰这些城市为助力居民实现终身学习所做的努力。
8月16日,为进一步落实中国和南非农业领域合作与交流工作,增进中南两国人民互相了解和友谊,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豪登省中南(非)妇女与青年鱼菜共生培训班。
8月10日至13日,2023年“国际青年中国行”开启探寻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旅程,来自11个国家的国际青年徜徉在“处处皆景、城在园中”的苏州市,感受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城市最美底色。
新加坡凯德集团(凯德)近日接受新华社书面专访,分享凯德在苏州工业园的悠久发展历程,描绘了未来发展方向。
100多位艺术家携手奔赴、2000余件艺术精品灵感碰撞,6月25日,“生动江南 立体苏州”2023第六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圆满落下帷幕。
6月25日,以“万物赋苏智汇圆融”为主题的2023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简称“2023全球智博会”)在江苏苏州开幕 。
“最近心情太好了,没想到自己顺利毕业了。”来自老挝的张星宇到中国学习已经有4年,在苏州大学攻读硕士生。他研究的方向是特种经济动物饲养。“通俗点说就是学习养蚕。”
6月25日,2023全球智博会第五届“智媒未来”高峰论坛在苏州召开。论坛上,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发布《全球网络空间中的苏州城市形象年度报告(2022-2023)》,全面立体呈现全球网络空间中的苏州城市形象及其传播特点。
24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正式投入运营,并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实现无缝换乘,长三角核心城市间首次实现地铁系统跨省互联互通。
5月9日,《苏州市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发布,14条措施围绕促进外贸规模稳定增长、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三方面,推动全市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激励全市外贸企业稳预期、强信心、增活力,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
记者1月30日从苏州海关获悉,2022年苏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5721.1亿元,比2021年增长1.6%,其中出口15475亿元、进口10246.1亿元。
特殊区域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零售,又称“1210出口海外仓”,是专为跨境电商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量身定制的业务模式,丰富了“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的集货模式与出口货源,为苏州跨境电商全球卖货增添新通道、提供新助力。
当古代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遇到吴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伊特鲁里亚人——古代意大利的贵族”特展近期在江苏苏州的吴文化博物馆火热开展,超330套(件)古代意大利文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吴文化发源地展出。
在苏州园林沧浪亭的微风中,中外好友赏月品茶,遥想700多年前的中秋月圆之夜,马可波罗又会许下什么样的心愿。
17年前,葡萄牙人林亚立和委内瑞拉人彭富海在一个音乐项目相识,共同学习。2007年,林亚立到德国深造,彭富海留在委内瑞拉的交响乐团,随后又到秘鲁从事音乐工作,两人的联系一度中断。2018年底,他们在苏州交响乐团重逢。
以苏州传统工艺为主题的纪录电影《天工苏作》于当地时间7月3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上映。
显示 105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中欧班列“枢纽经济”展新姿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