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亚博览会促进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为南亚各国提供长期发展机遇。”巴基斯坦拉合尔工商会执行成员、乳制品解决方案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赛义德·哈桑·拉扎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说。
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普拉萨德·维杰苏里亚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口,是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应对经济挑战的可靠伙伴。
今年是亚投行成立十周年,6月24日至26日,亚投行的最高决策和权力机构——理事会将召开第十届年会,系统回顾十年发展成果,并展望未来战略重点。
“未来,我希望在我的国家加速推进公共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充分借鉴中国经验,实现各个部门和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刚果(金)在华留学生杰诺威日前在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
卢森堡货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福森表示,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双方的合作关系,那便是“家”,向着同一个目标迈进的大家庭。
“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亚洲伙伴,我们珍视这种基于互信、平等与合作的双边关系。”斯洛文尼亚国民议会副议长梅拉·霍特6月11日在首都卢布尔雅那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州副州长安娜·皮谢姆斯卡娅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伏尔加格勒州与中国在各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该州愿进一步拓展深化与中国的互利合作。
自2015年韩国江原道与安徽省缔结友好省道关系以来,10年间,RCEP协议的完全生效为当地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地方政府层面的合作。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不仅成为区域发展的“加速器”和“稳定器”,还为地方层面的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德国慕尼黑博览集团全球产业负责人罗伯特·舍恩贝格尔在2025年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物流行业非常具有创新精神,对技术发展保持高度敏感,是全球物流创新的重要推动者。
阿拉伯议会议长穆罕默德·艾哈迈德·亚马希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阿拉伯国家同中国始终相互支持,对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立场,愿一道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和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向发展。
“‘中非绿色技术公园’不仅是一项双边合作项目,更是一场正在播种的绿色变革。”毛里塔尼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长马苏达·巴哈姆·穆罕默德·拉格达夫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这一由中国与毛里塔尼亚共同推动的项目,正在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5月28日,在浙江宁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上,波兰格但斯克港务局董事会副主席克日什托夫·卡奇马雷克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专访时表示,随着中波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格但斯克港与宁波舟山港的合作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日前,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骏在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国际研究所发表演讲时说,中国—中亚合作成果显著,中方愿同地区国家一道扎实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在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期间,国际港口协会主席、汉堡港首席执行官延斯·迈尔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专访,分享了汉堡港与中国港口在绿色航运、智能技术、供应链协同等领域的深度实践,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的合作新机遇提出见解。
在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期间,巴生港务局主席欧阳捍华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专访,详述两港在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的深度协作,展望共建智慧港口、共享发展机遇的宏伟愿景。
自1987年首次踏上宁波土地,38年间樊尚·勒马尚往返中法60余次,亲历了这座城市从江南小城到国际化港口的蜕变,也见证了中法民间友谊的深度交融。
在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上,德国汉堡港与中国宁波舟山港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以“绿色共享、智慧互联”为纽带,开启中欧海运供应链协同新篇章。
作为古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城市,土耳其东南部最大城市加济安泰普曾经繁盛一时。加济安泰普市长法蒂玛·沙欣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与中国携手共建,让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重镇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日前在重庆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当前多边主义面临挑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是可靠的朋友,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经济与战略伙伴之一。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东盟国家提供了稳定的发展路径与广阔的合作平台。
显示 1009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