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在“供应链新质生产力决胜全球汽车竞争下半场”分论坛上,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循环)战略部部长肖巍作了“面向全球的锂电池综合利用低碳解决方案”的主题发言。
华友循环战略部部长肖巍在“供应链新质生产力决胜全球汽车竞争下半场”分论坛上发言。(主办方供图)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达18.27万家,其中超六成成立于3年内,成立10年以上的企业仅占4.9%,产业整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肖巍指出,“2024年以来,国内锂电回收利用政策持续收紧,对规范条件企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梯次利用场景也不断收窄。”随着“国家队”正式入局锂电回收领域,该产业的集约化发展进程正进一步加速。
在技术体系层面,肖巍介绍说,电池回收技术正朝着精细化、高值化、低碳化方向发展。随着国内梯次利用管理政策进一步收紧,未来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低速动力等应用场景将受到限制,而整包梯次利用技术路线下的储能技术,将成为梯次利用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
黑粉作为电池回收利用的中间品,是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根据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黑粉总量约为51.5万吨,其中中国33.1万吨,境外约18.4万吨;但行业回收冶金总产能已超2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三成。在退役电池市场,预计2025年全球退役电池将达168GWh(约84万吨),中国市场占比60%。
肖巍表示:“以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回收利用产能及技术储备已较为充足,但在退役电池流转及高效经济回收体系建设方面,仍有突破空间。”目前,华友循环正牵头承担科技部专项“全链条优化的退役锂电池安全回收利用技术与集成示范”,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动力电池的高效回收离不开数据支撑,如何完善产业链数据链,并协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芯安锂得,心安利得”。华友循环通过与区域合作伙伴在资源、技术、资金、运营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打造区域领先的循环企业,融入华友生态链,助力全球电池回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对原生资源的的依赖。
在国内,依托现有完善的锂电回收处理产能及覆盖全国的锂电回收平台公司网络体系,华友循环已构建起覆盖锂电回收全流程的服务体系,在浙江衢州、广西玉林、江苏南京、吉林长春、四川成都等地建立了相应的回收利用基地,业务涵盖回收网络、梯次利用、预处理、直接回收及冶金等各个领域,客户覆盖主流整车及电池企业。
在亚太区域,华友循环已形成多类型国家参与、符合当地政策且兼顾低成本的全链路综合解决方案,为国内外提供各种再生原料,其中日本的预处理工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
在欧洲,华友循环已锁定两处电池破碎预处理产能,综合产能达5000吨/年,同时布局了近30个覆盖欧洲主要国家的电池收集网点,同步拓展梯次和储能业务。
在北美,以美国为中心,华友循环围绕战略大客户打造材料闭环中长期服务体系,业务涵盖电池包拆解处理至黑粉经济性处理等环节,同时在美墨两国布局了近30个具有资质的合作回收网点。(黄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