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智库|
  • 欧洲如何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

    有关数字化的未来,有很多模式,但没有一种成功的模式。欧洲现在正在辩论哪些政策可以帮助推动欧洲的企业家精神和经济增长。一些人认为,欧洲应使自己具有技术主权——独立于美国的大型平台。这不是正确的方法。部分原因是,要想在技术和竞争力方面取得更大成功,欧洲就不能仅采用一种模式。

    2021-04-23
  • 如何利用氢能源降低碳排放

    对于温室气体排放难以减少的工业部门,氢被视为一种降低碳排放手段。氢可以作为一种能源储存媒介,也可以在停止化石燃料进口导致能源短缺的情况下作为一种退路。政策制定者必须解决用低碳氢取代碳密集型氢的需求,以实现碳排放难以减少部门的脱碳目标。

    2021-04-22
  • 原材料的碳定价:对价值链和消费者的激励和风险

    为使欧盟实现其碳中和的雄心,需要通过低碳生产流程,提高材料效率和进行材料替代以及提高回收利用来减少原材料生产的排放。本文讨论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不同改革方案,这些方案可确保为所有这些减排措施提供持续的碳价激励,同时避免碳泄漏风险。

    2021-04-22
  • 欧洲智库专家称世界并未过度依赖中国产品

    人们普遍认为,现在一切都在中国制造,而欧盟和美国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正是起因于此。作者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国生产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但是,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世界过度依赖中国,即使是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产品(如药品和个人防护设备)也是如此。

    2021-04-22
  • 英智库:汽车制造业将迎来巨变

    不断变化的习惯和技术正迫使车企重新考虑其产品的销售、使用和拥有方式。虽然私家车永远不会过时,但随着汽车制造业从A到B新方式的出现,与“出行”(mobility)有关的未来业务将涉及更多领域。这或将创造巨大市场。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着一个现实,即从现在起几十年后,它们可能会以“旧”的方式销售更少的汽车。

    2021-04-22
  • 英刊呼吁国际社会重视缅甸危机

    忽视缅甸局势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任由缅甸陷入混乱不仅会让该国民众遭殃,邻国也会受到威胁。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缅甸周边国家应采取更加果敢、更具建设性的办法。

    2021-04-22
  • 经济压力不太可能迫使缅甸军政府就范

    今年缅甸的财政赤字将高达GDP的8.1%。政变后,民众抗议导致经济几乎完全停滞。所有这些是否会让军政府改变做法仍不得而知,但缅甸经济必然深受重创,最终受伤最重的还是缅甸民众,而不是军政府及其亲信。

    2021-04-22
  • “疫苗护照”是个好主意吗?

    当谈到有关新冠肺炎的“疫苗护照”时,并非每个人都那么积极。一些专家认为,疫苗接种速度很快,以至于“疫苗护照”仅会短时间有效。公民自由主义者和安全研究人员担心,政府可能会滥用数据,并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一些公共卫生人士认为,“疫苗护照”是否有医学作用尚待观察。

    2021-04-21
  • 地缘政治竞争时代中欧的互联互通

    中国与欧盟之间的长期关系被纳入大国之间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竞争中。除了合作,欧盟行动者对双边关系的重新评估也加剧了竞争与对抗。合作领域包括中国参与欧盟内部连通性项目,特别是在运输和数字网络方面。本报告审查了这种合作并评估了其前景。

    2021-04-21
  •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分析贸易自由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十分有必要。早期的经验结果表明,贸易对环境有利。但是,后来的研究表明,结果充其量是混合的,并且取决于许多因素。通过使用1987年至2016年印度企业的数据,本文研究了能源密集度与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关系。

    2021-04-21
  • 疫情对中国在德投资的影响

    本文基于4个不同的数据集,分析了中国在德国的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发展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在这方面的潜在影响。

    2021-04-21
  • 将大数据用于宏观经济分析的可能性

    作者在可比较的框架中介绍了大数据领域不同数据源的应用领域和潜力,描述了大数据未来可能的潜力。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大数据将在许多应用领域中被使用,主要是对常规业务统计的补充。

    2021-04-20
  • 开放型经济如何提升欧洲的疫情抵御能力

    疫情期间,欧洲因开放经济而受益匪浅,从世界其他地方获得了商品和服务。矛盾的是,欧洲一些政客认为对外国供应的依赖降低了自身经济的弹性,认为欧洲现在应该摆脱对其他经济体的依赖。本文认为,自给自足或经济开放程度较低是一个危险的政策方向。这将令欧洲的抵御力减弱,无力应对下一次紧急情况。

    2021-04-20
  • 疫后恢复并调整增长方向:地方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

    本文重点研究了地方政府在促进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将危机中突出的问题转变为可持续复苏和社会包容的机会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如何改善政策环境以及地方层面可用的金融工具范围。地方政府的挑战比国家层面的挑战要大,因为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通常有限,吸引私人投资者的难度也更大。

    2021-04-20
  • 若无视缅甸政变,东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缅甸政变对东盟的中心地位构成了严峻挑战。尤其重要的是,如果缅甸军政府代表出席会议,美国总统拜登和他的政府可能会承受巨大的国内压力,从而避开东盟的各种峰会。如果长期的内部冲突使缅甸陷入失效状态,美国、印度等国就会通过“代理人”进行争斗,而难民则将蜂拥而至邻国避难,那就更糟了。

    2021-04-20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