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智库|
  • 疫苗焦虑和疫苗准备:来自非洲的观点

    通过分析乌干达案例,作者认为,需要对“疫苗准备”进行新的概念化,以成为全球卫生及应急政策和规划的核心部分。这必须超越现有的世卫组织“疫苗准备”概念,以处理疫苗交付和分发所涉及的长期结构、社会和政治关系。

    2022-04-06
  • 欧盟应如何回应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的入盟申请?

    2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加入欧盟的正式申请文件,3天后,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也提交了申请。这三个国家已经与欧盟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政治联系。面对入盟申请,欧盟将作何应答?

    2022-04-01
  • 德智库称电网可成为投射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新渠道

    尽管电网塑造和定义了政治和经济空间,但电力的地缘政治意义仍然被低估。随着全球向绿色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扩张,电网的重要性和发展动能越来越大。尤其是北京正在通过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电力互联互通。

    2022-04-01
  • 专家称气候变化应成为阿富汗全球议程的一部分

    阿富汗是世界上最易受气候影响的国家之一。它正在遭受四年来的第二次干旱,同时经济崩溃使得人道主义局势恶化。如果不解决这些近期的气候影响,持续的社会经济灾难、冲突和暴力只会加剧。

    2022-04-01
  • 比智库称欧盟需提高农业工作的吸引力

    本文旨在调查整个欧盟劳动力和技能短缺的程度,找出主要原因和挑战,并提供创新理念来促进和创造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提升其对年轻人的职业吸引力。

    2022-04-01
  • 英智库分析中国在保加利亚的影响力

    中国是保加利亚的地缘政治后来者,尤其是与俄罗斯以及土耳其的广泛遗产和当前影响力相比。由于保加利亚是欧盟成员以及在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领域存在既得利益,北京长期以来一直努力在保加利亚获得影响力。中国通过在国家和地方层面采取与国家和非国家行为者接触的多轨战略来应对这一挑战。

    2022-04-01
  • 德智库:德印关系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

    印度是德国和欧洲在印太地区外交政策的核心伙伴。“欧盟-印度战略伙伴关系:到2025年的路线图”、2021年5月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计划和2021年秋季的印太战略都证明了印度对欧洲在该地区外交政策的战略重要性。

    2022-03-31
  • 德智库分析推进欧洲内部和外部数字主权

    鉴于美国和欧洲之间强劲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以及维护在线公民自由及打击虚假信息和不公平市场行为的共同承诺,欧盟与美国在数字市场上合作至关重要。

    2022-03-31
  • 英刊称应加快推进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

    与对外贸易相比,非洲内部贸易规模依然不大。初级产品占非洲出口70%以上。与此同时,非洲只有18%的国家向该大陆其它国家出口产品,这一比例远低于亚洲(58%)和欧洲(68%)。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旨在改变这种状况。

    2022-03-31
  • 欧盟敲定《数字市场法案》科技巨头面临严厉新规

    欧盟国家和欧盟立法者周四就限制科技巨头的里程碑式规则达成了协议,美国微软、亚马逊、苹果、元宇宙平台公司(原名脸书)和“字母表”旗下的谷歌可能不得不改变它们在欧洲的核心商业行为。

    2022-03-30
  • 韩国的未来:人口、技术和美国

    韩国正在迅速接近人口悬崖。经过多年的出生率下降和低移民水平,人口开始迅速老龄化并减少。对于经济而言,这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和社会支出的增加。总之,人口结构和技术将继续重塑韩国和美韩联盟。

    2022-03-30
  • 比专家称能源价格高企有助于欧洲维持能源供应

    没有良方可言。可再生能源或新的传统能源供应将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达到所需规模。然而,高价格确实会导致用其他燃料替代并鼓励节能——不仅在欧洲,在其他市场也是如此。“降价”只会适得其反,因为它将维持天然气需求,并迫使欧洲更加依赖外国能源。

    2022-03-29
  • 德智库称需制定清晰的秋季“粮食优先”战略

    局势动荡直接影响了农业市场:它阻碍了现有库存的交付和即将播种的多种谷物。由于主要港口被占领和破坏,农产品出口将继续崩溃。动荡给本已紧张的农业和化肥产品市场带来压力。尽管如此,动荡造成的严重粮食短缺可以被克服。

    2022-03-29
  • 比智库:评估气候转型的财政政策影响

    到2050年向净零排放过渡需要欧洲政府做出巨大努力,预计这将对公共财政产生巨大影响。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评估,转型可能会进一步带来重大的财政风险。基于对27个欧洲独立财政机构的调查,本文总结了国家独立财政机构在评估气候转型措施方面的经验。

    2022-03-28
  • 比智库认为通胀压力将持续

    近期冲突解决了一个争议:通货膨胀不再是暂时的。有理由预期通胀压力将持续。显而易见的是能源价格。

    2022-03-28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