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智库|
  • 意智库介绍中国如何成功举办奥运会

    作为当代最重要的世界级大型盛会之一,奥运会有其自身的魅力,促使许多国家竞相申办。中国就是其中之一。2001年中国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时,被形容为“百年梦想成真”。时隔14年,中国再办奥运会。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先后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

    2022-03-01
  • 法智库分析拜登时代的美俄关系

    美俄关系萎靡不振的原因是深层次的。领导人和事件可能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但影响决策的是潜在趋势——美国和俄罗斯能力的不对称;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中心地位日益提高;以及美俄之间共同目标感的持续侵蚀。展望未来,真正的问题不是美俄能否将关系重新调整为新的“常态”,而是在日益动荡和无序的世界中能否避免对抗。

    2022-03-01
  • 比智库称人工智能恐会操纵人类行为

    让综合人工智能算法在个人的数字生活中发挥核心作用会带来风险。迄今为止,人工智能在操纵人类行为方面的一个潜在威胁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操纵性营销策略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

    2022-02-28
  • 俄罗斯在北欧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转变

    俄罗斯与北欧国家之间的动态始终反映俄罗斯更广泛的外交政策趋势。本文首先考察了俄罗斯对北欧的话语框架以及这些年来它们的变化,随后研究了俄罗斯的实际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在领土问题、安全以及特定国家的经济和其他利益领域的话语框架。

    2022-02-25
  • 英刊称大批中国商品避开美国对华关税

    如何能简单地避开关税?在美国制造或生产商品即可。这是特朗普向将中国作为制造基地的企业推荐的内容。他只说对了一半。事实证明,避开关税非常简单。特朗普没有料到的是,对于选择留在中国的企业来说,回避美对华关税可行性很高。《经济学人》计算,2021年中,进入美国并躲过关税的中国制造商品的总价值或超1000亿美元。

    2022-02-25
  • 英刊分析中国自力更生进程

    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国将科技自力更生视为其经济政策的基石。在此方针指导下,中国正试图尽快摆脱它对外国的技术依赖。为此,中国政府正投入巨资,并力劝中国企业也尽快独立自主。为追赶外国竞争对手,中国2021年的公共和私人研发支出总额突破记录,达2.8万亿元(约44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5%。

    2022-02-25
  • 英刊称许多国家重拾产业政策

    如今,“政府参与越少越好”的共识正在瓦解。2008年的经济危机、外国人或机器人抢走中产阶级的工作,以及气候危机让许多人相信市场不值得信任。在中国,解决这些担忧的方法很简单:国家加大参与力度。在其他地方,模范通常也是中国。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许多国家试图效仿中国的做法。

    2022-02-25
  • 英刊分析云企业是否会吞噬5G电信行业

    云企业目前拥有技术优势,并会尽可能多地蚕食无线网络。而运营商与客户有关系,知道如何管理网络,并拥有无线电频谱。最终,云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可能会达成某种协议。在移动通信的新世界中,两者缺一不可。

    2022-02-25
  • 法智库介绍印度的太空计划及其驱动因素

    本文解释了印度太空计划的驱动因素,包括民族主义、企业家精神和国家安全。本文描述了印度的民用和军用太空能力,并强调了印度新兴的商业太空部门及其在印度太空经济中日益增长的作用。文章最后详细说明了印度航天部门对全球航天市场的影响,并为更好地协调印度航天政策提供了一些建议。

    2022-02-24
  • 比智库认为应在电气和电子设备领域践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CE)越来越受到全球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作为一个概念,它支持在减少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循环经济商业模式(CBM)被认为是向循环经济过渡的重要杠杆。本文旨在通过关注电气和电子设备((EEE)领域来丰富循环经济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2022-02-24
  • 法智库称应抓住清洁烹饪实现撒哈拉以南非洲可持续发展

    全球有26亿人、撒哈拉以南非洲有10亿人使用生物质燃料做饭。这对环境和公共健康的不利影响,以及时间和金钱的损失是相当可观的。如果不采取新的措施,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这种情况将进一步恶化。

    2022-02-24
  • 德智库分析疫情是否会改变后发经济体工业化的长期前景

    本文探讨了新冠危机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业发展的长期前景。该研究的重点是后发经济体——这些经济体面临一场艰苦的战斗,因为它们在其他经济体已经建立全球生产网络的时间点加入了全球市场。

    2022-02-24
  • 比智库认为欧洲低收入家庭受通胀影响最大

    低收入家庭正不成比例地受到当前通胀上升的影响。能源价格急剧上涨解释了这一点。欧洲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试图保护消费者免受能源价格上涨的直接影响。法国和比利时之间在通胀不平等方面的差异表明,各国实现这些目标的意愿或能力差别很大。

    2022-02-24
  • 德智库分析全球合作实现气候承诺的经济收益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一项全球公益事业,会产生不同的区域经济成本。考虑到合作市场中不同的二氧化碳许可分配规则,作者评估了合作与非合作二氧化碳市场的分配效应,以实现国家自主贡献(NDCs)。

    2022-02-24
  • 英刊称经济学家改变有关机器人和就业的看法

    法国和英国一系列机构的经济学家提出一种关于机器人的“新观点”,称“自动化的直接效果可能是增加企业层面的就业,而不是减少就业”。这种观点听起来可能有些异端,但它确实有一个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自动化可能会帮助公司变得更赚钱,从而扩大规模,进而引发招聘热潮。

    2022-02-24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