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2019年决定与中国签署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谅解备忘录,在国内外引发热议。意大利通过政治支持中国的旗舰外交政策倡议这一捷径来提升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被认为是天赐良机或严重的战略威胁。两年多过去了,大多数担忧,尤其是关于基础设施的担忧,都被证明是没有根据的。
本报告旨在概述美国领导的秩序和联盟体系的历史和当前的展望;探讨中国和俄罗斯对战略伙伴关系和联盟的看法;研究全球尤其是三个重要战略区域——亚太、中东和欧洲的关键趋势线;并分析这些发展对主要欧洲国家的安全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政策简报首先讨论了斯里兰卡负债的可能原因,同时评估了国内和外部因素。其次,它研究了替代合作伙伴通过在该国投资可能产生的有益影响。再次,它列举了从斯里兰卡的经验中吸取的教训,以及中小国家如何避免陷入类似境地。最后,它为欧盟提供了一套政策建议。
2021年12月1日,欧盟推出“全球门户”计划,欲与“一带一路”比高下。本文重点介绍了“全球门户”计划满足亚洲发展需求的潜力以及欧盟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随着2021年2月马里奥·德拉吉宣誓就职意大利总统,意大利完成轨道转变,与此前对中国的开放保持距离。但很明显,意大利与中国有着广泛的经济利益。
2022年,德国经济可能会增长4%,低于3个月前预期的5.1%。预计2023年德国经济将增长3.3%(秋季时的预测值为2.3%),2021年经济将增长2.6%。通胀暂时仍将居高不下,是因为供应瓶颈不断增加制造成本,收紧消费品供应。
对于2023年,作者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8%小幅上调至4.0%。通胀被认为已经见顶,因为能源部分对整体通胀的贡献预计将在未来大幅下降。尽管如此,鉴于供应持续受限,预计价格的上行压力将持续存在,通胀率可能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
全球绿色氢气的供应将不断变化,并容易受到干扰。绿色氢气市场将会吃紧,投资氢气存储并建立季节性和战略储备对于供应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包括中国、欧洲和美国在内的未来进口国将需要战略氢气储备。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21年10月8日首次宣布,拥有一个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是一项人权。人权理事会在当天通过的一项决议中,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并与其他伙伴合作,落实这一新权利。该决议是同类决议中的第一个。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上,非洲领导人和谈判者就非洲的关键优先事项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最终的结果与非洲大陆的需求规模不相称。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扰乱了全球供应链。这种破坏现在已经蔓延到许多行业分支,消费者开始感受到这种影响。短期内看不到改善迹象,这对世界各地的制造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国际体系在地缘政治和全球合作方面显然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不断变化的背景与发展合作的所有领域都高度相关,因为它会影响发展合作的叙述(为何?)、战略(如何?)和操作方法(什么?)。发展合作是动态变化的国际合作体系的一部分,在应对全球挑战的方式上存在不足之处。
西方政策制定者目前关注俄罗斯和中国是否会联手组成联盟,以及他们是否有机会通过使莫斯科远离北京来应对这一挑战。作者认为,短期内这两种结果都不太可能出现:俄罗斯有很多理由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而莫斯科的决策者认为与西方和解是不可能的,或者在政治上代价太大。
本报告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外交的理念,并通过两个部门案例研究探讨了互动参与的性质、功能和基本原理。多方关系的形式和结构是对复杂的、跨界的政治、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的回应。报告批判性地审视了传统国家间外交与可持续发展外交之间区别的本质,阐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外交所必需的制度变革。
2025-10-15 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