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海上丝路贸易指数(STI)显示:进出口贸易指数为182.57点,环比上涨1.86%,同比上涨4.17%。按人民币计,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
“中国(山东)—泰国经贸合作对接会”近日在泰国中华总商会举办,山东企业赴泰投资热情高涨,冀加深鲁泰经贸合作。
截至6月24日,经满洲里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累计达25936列、发送货物251万标箱,为确保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非洲国家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关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非洲电子商务营业额约325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这一数额将升至近600亿美元。
新华社记者带你一起去探访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日照港。
今年前5个月江苏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9.2%,取得较好成绩。
依托空、铁、邮开放通道,成都转变曾经“蜀道难”的区位劣势,打造立体畅通的开放格局,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的枢纽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福建造”汽车在全球汽车市场愈加受青睐。据厦门海关统计,1—5月福建省累计出口汽车(包括底盘)53.54亿元,同比增长42.74%。
6月21日,经厦门海关监管,安踏集团4464件服装、鞋、书包、拉杆箱等体育装备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出口,将在巴黎奥运会期间供国际奥委会委员及工作人员使用。
2024 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开幕式6月21日在安徽黄山市举行。国内外与会嘉宾就RCEP合作成效与前景发表了见解。
作为传统塑料制品生产大省,福建众多家居日用、塑料包材等加工制造企业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据厦门海关统计,1至5月,福建省出口塑料制品214.4亿元,同比增长41.5%,产品热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值列全国第五位。
由于产品设计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升级,福建省生产的家具深受海外青睐。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1至5月,福建省家具及其零件出口151.8亿元,同比增长21.2%。
6月20日上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趟满载陶瓷制品等货物的“湘粤非”陆海联运国际班列,从湖南株洲中车物流园缓缓开出,行至广州南沙港后,经海运运往非洲。这是自2021年“湘粤非”陆海联运国际班列开行以来的第1000趟班列。
深圳市贸促委6月20日透露,今年1-5月,该委签发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45.2万份,创同期历史新高,数量在全国、全省贸促系统占比分别为20.28%、56.59%,助力企业获进口国关税减免约9.05亿元。
据深圳海关6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深圳进出口1.81万亿元,同比增长34.3%。其中,出口1.16万亿元,增长37.2%;进口6525.4亿元,增长29.4%。
作为我国首个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航线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丝路海运”航线深受外贸企业青睐。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福建省73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共开行975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73万标箱,同比增长19.41%。
6月19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的首列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满载着商品,从华南地区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广州国际港隆隆开出,开启一趟横跨亚欧大陆的长途贸易行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发布消息,2024年5月,中欧(亚)班列合计开行2733列,创单月运量历史新高。
近年来,“不沿边、不靠海”的中部地区依托国际陆港这一重要支点,充分发挥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不断将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内陆腹地渐成开放前沿。
6月16日,绥芬河公路口岸作业区,龙江交投龙运集团一辆装载着16.6吨小百货的TIR运输车辆在绥芬河海关的监管下发往莫斯科,单程约9800公里,预计14天抵达。这标志着绥芬河至莫斯科TIR跨境公路货运线路正式开通。
显示 21656 条中的 1221 到 12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