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国中国商会编写的《2021年英国中资企业发展报告》于近日发布,多数在英中国企业对未来表示乐观,但共同呼吁求同存异以实现经济共赢。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拥有种业发展资源、区位、政策优势的海南始终将南繁科研育种作为“国之大者”全力推进。南繁种业作为海南自贸港重点科研领域,将在打造开放高地、深化对外合作过程中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及资源支持。
近日,中国石油与俄罗斯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成果,打开双方在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等领域互利合作新局面。这也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进一步深化。
根据东盟秘书处通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月1日起对韩国正式生效。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规模巨大的“超级”贸易协定生效后,韩国有望进一步打开出口市场,加速文化内容产业向海外进军,同时在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化中韩两国经贸联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2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同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扎帕罗夫联合声明》,并签署文化、绿色发展、经典著作互译出版等领域多份合作文件。双方高度评价中吉关系发展现状,强调应加强两国全方位合作。
自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得到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成果丰硕,“一带一路”朋友圈持续扩大。
专家表示,受益于来自中国的强劲需求,非洲地区贸易稳步恢复并成为全球贸易增长亮点之一。中国持续扩大进口非洲商品,特别是非资源类产品,为非洲经济复苏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印度于2月1日公布了2022-23财年的预算报告草案。与此前数年预算报告不同,这一新的预算报告不再平均发力,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扩大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宣布,这一新的财政预算不仅着眼于下个财年的经济增长,而且将引领印度未来25年的经济增长。
2022年1月1日,由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个国家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RCEP成员国人口数量、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分别占全球总量的30%、29.3%和27.4%。
欧盟本周二公布《芯片法案》,至2030年,欧盟将投入约430亿欧元的资金来大幅提高欧洲芯片产能,减少对外依赖程度,并在下一代芯片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欧盟官员表示,创新型芯片工厂的资金缺口百分之百可以获得公共资金的支持。
2021年中欧贸易双边贸易额创下新高,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中国海关总署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国与欧盟进出口总值为5.3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9.1%。2021年1至9月,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49.9亿美元,同比增长54%。
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建立,意味着中国将面对一个日益凝聚起来的统一非洲大市场。梅内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中国投资者要想在非洲多国投资获得规模效益,就不得不面对各国不同的手续和法规;如今,他们只需在属于非洲大陆自贸区的一个国家投资,就能够进入整个非洲经济价值链和已批准自贸区协议的国家。
富而德律师事务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初,2021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已达5.5万亿美元,相比5.13万亿美元的2020年全年纪录高出8%,交易量较2020年有所上升,而这背后是美国强劲的交易活动在推动。
碳中和道路上,蓬勃迸发的绿色生产力是实现我国低碳转型的重要生命力。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提出的高瞻远瞩的长期发展战略。
近年来,甘肃依托位于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物流园内的兰州新区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不断深化与中亚国家间的粮食合作,主打进口粮油产品深加工,延长粮食加工产业链。
山东外贸连续6年创出新高,进出口增幅在6大主要外贸省市中居首位。未来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山东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压力与动力交织、挑战与机遇并存,业内人士认为,山东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巨大,在政策红利释放下,外贸“稳”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
印度和英国于1月13日在新德里正式启动双边自由贸易(FTA)谈判(以下简称“自贸谈判”)。印度和英国都有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内在需要,这也是两国双边贸易谈判能够快速推进的内在原因。此外,由于两国在相关产品上的标准不同,奶制品、酒类的谈判将是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5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较去年10月份预测下调0.5个百分点。IMF认为,多重下行风险将制约全球经济复苏。
显示 2547 条中的 1121 到 114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