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对“十四五”时期国资国企发展、改革、监管、党建等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具体部署。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如何推进?怎样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就上述热点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海南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26日正式发布,这是我国跨境服贸领域首张负面清单。专家指出,该清单与海南自贸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共同构建起海南自贸港服务贸易管理的完整政策框架,将推动海南自贸港形成服务贸易发展的新优势,并进一步激发我国跨境服务贸易发展潜力。
在24日举办的“全球绿色复苏与ESG投资机遇”峰会上,与会人士认为,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和各国法律的强制性约束,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必然会对ESG投资给予合理的溢价,公、私募基金资管行业发展也将受益于ESG理念的践行,完善ESG投资需各方通力合作。
7月26日下午,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天津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作为继安克雷奇对话后中美之间又一次重要面对面沟通,此次天津互动受到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7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6%不变,但警告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复苏“断层”正在扩大。分析人士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复苏割裂、通胀攀升,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必须跨越的三重险关。
近年来,埃及中央银行和埃及金融监管系统高度重视普惠金融,重视发展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计划等,多措并举为埃及本国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同时依赖科技金融平台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寻找支点。
信息缺失、交易成本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是世界范围内发展普惠金融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普惠金融的开展,印度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但这也带来了新问题:政府主导的普惠金融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印度实践表明,推进普惠金融的自主发展,可以实现普惠金融的范式转换,即从政府主导到自主发展。
英国政府认为,普惠金融就是要确保所有低收入和背景的民众都能获得他们需要的和担得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银行、信贷、保险、养老金、储蓄、转账、支付和金融科技的使用等。
普惠金融对经济福利和可持续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德国,普惠金融措施的实施主要依赖于政策性银行。德国众多的公共储蓄银行、信用社、公共促进银行、使用"开户行"模式的担保银行、金融消费者保护和信用报告体系以及机构之间的关系贷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了德国的金融普惠水平。
上半年,中印之间的贸易额创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2.7%。然而,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则可谓是每况愈下。业内人士称,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还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在投资领域,由于印度国内的相关政策难以消除,中国还难以扩大对印度的直接投资。
2021年1月1日,中毛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实施,这是我国和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非洲大陆自贸区同日启动。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非洲大陆自贸区实施成效逐渐显现,中毛自贸协定将为中非贸易投资合作带来更多机遇,为中企进入非洲提供重要平台。
哈尔滨新区获批5年来,一方面坚持放眼全球大招商、招大商、夯实产业基础,一方面坚持向内培育黑龙江本地特色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区域内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在浦东全域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
7月16日至1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的2021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上,来自墨西哥、斯洛伐克、美国的嘉宾和企业认为,中国通航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希望加强和中国相关领域的深度合作,拟在华持续增加投资。
中国车企比亚迪公司在英国的合作伙伴客车制造商亚历山大·丹尼斯(ADL)19日与爱尔兰国家交通管理局(NTA)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为NTA提供200台Enviro200EV纯电动单层巴士,首批45台将于2022年开始交付。这是爱尔兰迄今为止最大的纯电动巴士招标项目。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6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078.4亿元,同比增长28.7%,较2019年同期增长27.1%。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吸收外资将延续良好态势。为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可能面临的调整,稳定外资基本盘有望推出系列政策“组合拳”。
商务部19日公布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名单,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榜上有名。有分析指出,随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利好落地,有望点燃促消费扩内需新引擎,推动下半年消费乘势而上,进一步稳固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专家认为,未来全球的通胀上升,一方面是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应对政策已更易带动物价上涨,另一方面疫情也使“美国消费—中国生产—原料国提供原材料”的全球大循环格局再次浮现,而伴随中国产能约束的收紧,中国向全球提供低价消费品的时代或将过去,未来出口恐面临一定过热风险。
宏观来看,碳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在未来,碳价会达到多高?影响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因素有哪些?碳交易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显示 2547 条中的 1381 到 140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