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一届政府最好密切监控国际经济发展,因为一场国际经济风暴可能正在酝酿中,并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全球债务水平高、全球信用风险总体错误定价、疲弱的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及全球经济断层线非常可能导致世界走向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
在印度,医疗应急和随之而来的费用或使中下阶层家庭重新陷入贫困。穷人通常营养不良,更容易患上疾病。应对疾病敌人十分必要。印度应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监控系统来了解这些疾病,还须加强卫生工作者的培养。最后,印度还应告知公众并使之成为疾病应对工作中的合作伙伴。
自由秩序的很多构筑模块将被动摇,如自由贸易和美国的欧亚联盟。核稳定也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美国、欧洲和亚洲的自由秩序支持者需深吸一口气,并进行调整以适应他们所面对的未来。特朗普当选已创造了一个新的政治现实。自由派将变成局外人,其成员需采取抵抗和损害限制的战略来挽救自由秩序的根本原则。
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MaaikeOkano-Heijmans在《对境外公民的保护》一文中表示,确保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是各国外交部长长期面临的挑战。他们在危机状态下保护公民撤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样,私营企业在将员工外派到海外的同时同样也要承担保护其安全的义务。
如今,美国大选已经过去,人们期待着新一届政府不会放弃美国为世界经济提供领导力的历史角色。因为,没有这种领导力,在今天艰难的经济形势下,全球显而易见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很可能逐步壮大,进而会破坏全球经济繁荣。
中国“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源于淘宝商城(天猫)2009年11月11日举办的促销活动,而后每年在这一天,许多网络商家会进行大规模促销活动。2015年,阿里巴巴“双十一”期间的销售总额达到143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60%。同期,俄罗斯互联网经济总量全年累计约为207亿美元。
刘英表示,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稳定器。早在2014年“双十一”购物节上,淘宝天猫平台一天网上销售额就高达571亿元,相当于全北京市所有商店一年的销售额。她说,近年来,中国网上销售额一直保持着30%的高速增长,而且占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近20%。
特朗普的竞选演说甚少涉及货币金融领域,因此,这一领域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知性逐渐增大。特朗普声称将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与部分国家抗衡,保护美国的就业和利益。美国加强保护主义将使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这种行为将加剧全球保护主义的趋势,并影响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专家MaeveMcLynn等在《巴黎协定框架下取消化石燃料补贴的路径》一文中表示,2015年12月达成的巴黎协定,制定了短期和长期战略框架以阻止严重气候变化的发生。文章认为,化石燃料补贴是阻碍向低碳方向转型的重大障碍。对于实现协定的关键目标来说,采取措施取消对高碳能源的公共补贴十分必要。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专家Paul De Grauwe在《全球化应到达何种程度?》一文中表示,欧盟与加拿大之间签署的《综合经济与贸易协定》(CETA)受到热议,但人们的关注点几乎只落脚在两方面:如何使双方环境、安全和健康方面的相关规定相一致,以及解决外国投资者和国家当局间争端的法律程序。
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成为金融强国,因此,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同时,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伴随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上的外来风险也会越来越明显和突出。“深港通”的启动,也要求大陆和香港的金融监管部门更加紧密的合作,建立相应的协调、管制机构和制度,做好风险评估、防范和抵御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埃及各届政府和央行一直非常反对浮动汇率,强烈偏好在一定区间内管控汇率。外汇储备缺乏,加之IMF坚持把汇率自由浮动作为先期行动,埃及央行被迫放手。所有先期行动都已完成,IMF人员现在似乎可以把上述经济项目提交给IMF执委会批准了。
美联储的利息政策主要根据美国的经济走势,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就业是两项最主要的政策目标。美联储会根据预期经济形势来做出这样的判断:如果预期未来经济走势趋于颓势、经济增长动力疲软、物价有下行压力,则倾向于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息等;反之,若对未来经济增长情况有较好的预期,为防止经济过热则可能采取加息等紧缩性政策来收紧银根。
“中巴经济走廊”包括一整套促进经济增长的铁路公路网、基础设施及能源工程。产业及特别经济区是该走廊架构中涉及经济的骨干项目。此刻,巴基斯坦需要更为发达的产业为其经济腾飞铺设坚实的基础。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专家Emily Wilkinson等在《填补政策空白:气候导致的人口迁移和流离失所》一文中探讨了因气候导致的人口迁移和流离失所问题,这一问题目前尚处于政策空白地带。
农地三权分置在现实中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2002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实际上已经暗含了“三权分置”要求。未来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空间的确很大,但实现发展目标需多方面配套改革。
消费者保护事关民生之本,是当下中国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法治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消费者保护并完善相关法律文本。从多年实践看,如何对消费者实现充分保护始终是一个难题。为应对这一难题,消费者法在不断完善与回应,其中值得称道的是社会共治原则。近年来,对消费者保护特别强调突破传统的一元治理模式,实现多元社会共治,这是我国社会实践的要求与制度创新。
“目前,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无论是政策研究质量的提升,还是体制机制的探索创新。但是也应该看到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还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11月6日在“国研智库论坛·2016年会”上表示,新形势下,智库既要履行好政策研究这一传统职能,还要探索政策评估、政策解读以及智库外交等新职能。同时要注意,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组织文化建设、人才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这三大要素不可或缺。
最近几十年,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这也让中国的仓储能力、交通运输能力显著提高,粮食的储存、运输、分销体系日渐成熟、高效,中国发生在前端的食物浪费因此大大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中国发生在后端的浪费越来越多。这些都让中国的食物浪费特点与发达国家趋同。
许多发达经济体保持更高水平的贸易敞口,与此同时也安排了庞大的社会支出来应对相关代价。这个选举年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既不是因为公众对贸易的看法突然改变,也不是由反贸易青年所致。归根结底,这是因为政府支出和补偿政策跟不上技术和贸易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尤其是中国带来的冲击。
显示 7336 条中的 6601 到 662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