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革,深刻影响全球供应链,这凸显出供应链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本文详细探讨其中一些风险,并阐述外国援助可以通过新合作伙伴国家能力建设,在降低供应链风险和实现供应链多样化方面发挥的作用。
东南亚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繁地区之一。在自然灾害泛滥区域,灾害管理已成为区域合作和与区域外伙伴接触的一个重点。为今后自然灾害作准备的必要性突出了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抗灾、减灾能力,以及与灾害有关人道主义行动的地方化。美国已经作好准备在这些方面帮助东南亚。
一位高级卫生管理人员表示,中国已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协助确保全球疫苗公平,并能够为应对当前和未来的卫生挑战作出重要贡献。
在本文中,专家就亚太经社会如何帮助其成员国从疫情中更好地恢复,并建立一个更绿色、更健康和更可持续的亚太地区提出建议。
越来越多的政府认识到社会经济应对全球挑战的潜力。但是,尽管具有潜力,全球的社会经济仍面临着阻碍其发展的共同障碍。本文概述了政府可以开发的五个具体政策领域,以便建设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和更有复原力的社会。
信用卡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和短期信贷来源,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循环信贷使消费者可以立即购买商品和服务,可以在无需提前储蓄情况下购买大额商品,并在面临短期收入和支出冲击时平稳消费。但循环信贷的性质也让一些人很容易积累高额债务,从而最终难以偿还。
疫情和通货膨胀打断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感到压抑。然而,这些挑战澄清了人们的思维,唤醒了创造力,并可能为美国复兴奠定基础。
据估计,世界每年粮食损失和浪费为14亿吨,是不可持续的全球问题。粮食损失和浪费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10%,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对环境、经济和粮食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发现,通过正确信息传递方式,使食物浪费成为不可接受的社会行为,可以提高这一问题在消费者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疫情暴发之前,到2030年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存在疑问,部分原因是从国内来源获得额外收入的进展缓慢。随着融资需求增加,除非能够找到更多融资来源,否则这些目标的实现将推迟到2030年以后。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将需要采取政策行动,以创造更多财政空间。
南非伊奇科维茨家庭基金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非洲15个国家的4507名年轻人中,有76%的人认为中国是对他们的生活有积极影响的大国,而认为美国有积极影响的比例为72%。
过去十年中,许多与地缘政治、气候变化和技术有关事件造成破坏和不可预测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这些趋势,并增加各组织重新思考应对快速变化的紧迫性。如果联邦政府想要建立劳动力弹性以应对未来冲击,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多元化、公平和包容(DEI)举措上。
在数字治理方面,当重大决策发生时,英国越来越发现自己置身事外。为继续成为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和全球经纪人,英国必须继续建立灵活的监管方法并倡导创新的政策机制,以有效实施负责任和合乎道德的技术。英国、美国和欧盟应就如何加强围绕技术的合作达成以行动为中心的共识。
通货膨胀最近成为美国最关注的经济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吸引更多女性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女性工作时间更短,部分原因是美国对儿童保育、早期教育和带薪休假支持太少。
中国制定了激励措施——为担心接种疫苗相关副作用的人提供保险。此举旨在将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提高至可能最终允许该国放松新冠“动态清零”政策并重振经济的水平。
在大多数社会中,家庭都是对于塑造个人性格特征和诚实操守必不可少的因素。甚至可以说,在大多数社会中,家庭的中心地位对于个人的前途命运依然至关重要。而在中国,“孝”正是社会上最受重视的品质之一。中国家庭仍是由家庭美德来维系的。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也给全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新冠危机扭转了过去30年来国家间收入不平等持续缓解的趋势。
在当前数字时代,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新技术正在重塑经济和社会。虽然它们在促进经济繁荣和提高人类福利方面大有希望,但它们也可能加深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经济和社会断层。本文讨论技术对不平等的影响,以及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更具包容性经济增长和发展政策议程方面问题。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最大植树造林潜力。美国和哥伦比亚可以在全球和地区舞台上发挥关键作用,支持绿色复苏和对自然有利的未来。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两种不同版本的可持续性来澄清围绕农业可持续性的争论。每个都根据其明确定义的基础假设进行讨论,包括是否可能大规模改变对更健康、更少浪费和更可持续饮食的需求的关键问题。
太平洋岛国正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而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导致的旅游业歇业又加剧这场危机。
显示 7336 条中的 921 到 94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