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彭亨大学与北京交通大学28日签署“铁路工程双学位合作办学协议”,携手为马来西亚培养铁路工程人才。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日本已建成较为成熟完善、法规健全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系统化、产学互动融合等鲜明特色,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和接受度高。
芬兰致力于发展信息技术、机械化等现代工业,职业教育对科技创新和经济繁荣至关重要。芬兰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被一视同仁,提供同样的深造机会甚至更好的就业机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21世纪以来,丹麦政府提出“终身学习”的教学改革目标,并将此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结合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强成人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的联系,使终身教育成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常态。
中国援建“会长大的学校”助巴基斯坦儿童圆梦。
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体现在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双元制”,这一模式使德国青年失业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也让德国企业保持强大竞争力。为此,德国始终重视这种职业教育模式。
4月20日,桂林旅游学院-文莱汉语旅游人才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桂林、文莱斯里巴加湾同时举行。
2002年起,瑞典开始设置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训课程,填补高中职业教育和大学本科专业学位之间的缺口,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中等职业资格人员的需求。专业设置随着市场灵活调整,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瑞典越来越受追捧。
在新西兰,由于劳动力短缺,不少行业专业技工的收入都颇为令人满意。因此参加技能教育,从事一份专业的技术工作,也成为不少新西兰人的职业理想。而得益于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以就业为导向的政府扶持以及重视实践的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在新西兰取得了蓬勃发展。
匈牙利央行副行长保陶伊·米哈伊是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的外方嘉宾之一。他表示,匈牙利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近年来日益深化,即使在去年遭遇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匈中经贸合作势头依然强劲。
4月16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七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春季研讨会主论坛举行。
英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学徒制是沿袭百年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改变人才观念,英国政府推出学位学徒制,致力于把职业教育延伸到高等教育范畴,努力打破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边界。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19日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宣布,将依托“学分银行”,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推动学分、学历、学位和技能等级互认互通。
美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早、体系完备、法律保障充分、有雄厚资金支持。其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高度融合、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等。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
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名在校学生。随着“中国建造”在海外蓬勃发展,急需大量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一带一路”建设沿线许多国家注意到中国职业教育的“富矿”。
12日晚,第九届宁波国际大学生节暨第五届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教育周开幕。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13日在京落下帷幕,职业教育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4月5日至9日,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清迈大学孔子学院联合成功举办了为期5天的“泰国职教委微型中文课堂师资培训”项目,来自全泰数十所职业院校的85名在职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培训。
来自欧洲16个国家100多所华文学校的代表10日齐聚“云端”,召开“首届欧洲华文教育大会暨华校校长论坛”,为欧洲华文教育发展出谋划策。
显示 2105 条中的 1081 到 11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