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浙江杭州正式启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本届大赛以“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鼓励大学生“敢闯”“会创”,借大赛举办之机,掀起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
教育部12日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表示,《行动计划》出台后,各高校积极响应,已经有30余所高校制定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案,13所高校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了解到,今年以来,山东已结合中央补助下达资金逾76亿元,支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加大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一系列重点工程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成为重点支持方向。
中国与葡语国家研究院11日在历史悠久的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成立。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蔡润、科英布拉大学校长阿米卡尔·法尔康、莫桑比克前总统若阿金·希萨诺和科英布拉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鲁伊·马科斯为研究院共同揭牌。
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在北京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1.5%,其中近两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同届本科。
云南—港澳台高等教育论坛11日在昆明举行,来自云南、香港、澳门、台湾的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部门主管参会,共商深化云南与港澳台地区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欧洲首个“音乐孔子课堂”10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市的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揭牌成立。受邀出席当天揭牌仪式的乌克兰政府教育和科技部副部长斯特里哈致辞表示,这一孔子课堂的成立“对推动和发展乌中两国音乐教育合作,进而促进两国人文合作关系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
第12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卢旺达赛区决赛9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落下帷幕,获得冠亚军的选手将前往中国参加总决赛。
法国第二届汉语水平考试(HSK)留学就业展8日在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开幕,吸引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考试考生和家长等1800余人参加。
“一带一路大湾区教育高峰论坛”6日在香港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多个学校和教育机构代表共同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教育发展意向书》,倡议建立教育协作伙伴关系,推动大湾区教育创新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攻读学历课程,学历生和研究生占比实现双增长。2018年,来华留学的学历生总数25.81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52.44%,同比增长6.86%;研究生人数达8.5万人,比2017年增长12.28%。
来华留学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来华留学生规模趋于稳定,层次显著提升,学科分布趋于合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来华留学规范管理、内涵发展,逐渐建立“留学中国”品牌。
记者6月3日从教育部获悉,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来华留学生规模趋于稳定,层次显著提升,学科分布趋于合理。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名留学生来华留学,其中,“一带一路”沿线64国来华留学生人数共计26.06万人,占总人数的52.95%。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6月3日宣布,2019至2020学年“内地大学升学资助计划”即日起开始接受申请。该计划将惠及在181所指定内地院校修读学士学位课程的香港学生。
在嘉宾们和师生们的共同见证下,会议举行了eBay“E青春”人才培养项目启动仪式,浙江国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内十所合作院校进行签约。
卢旺达教育部长欧仁·穆提穆拉5月30日在卢旺达北方省穆桑泽市说,在卢旺达教育部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之际,中国为卢旺达国家教育领域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18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菲律宾赛区决赛30日在菲首都马尼拉以北80公里的安赫莱斯市举行,来自菲律宾国内3所学校的12名学生参赛。
广州市30日发布以“五计划一平台”为主体的行动计划,为港澳青年在穗学习、实习、交流、就业、创业、生活等提供全面支持。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首个支持港澳青年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将自6月1日起施行。在广州发展的台湾青年纳入该政策覆盖范围,享受同等待遇。
未来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国际商务谈判专业委员会还将邀请 “一带一路”国家代表队参赛,并使其成为本赛事的一个发展方向。
首届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学前教育论坛24日在乌首都塔什干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现状和问题、学龄前智障儿童康复护理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显示 2057 条中的 1641 到 166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