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19国科学家赴北极研究气候变化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9-24 15:13:26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来自19个国家的联合科学家团队日前乘坐德国“北极星”科考船前往北极。他们将在为期一年的全季节周期里,以北极为中心,展开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这是迄今最大规模的北极科学考察项目。

这一科考项目取名为MOSAiC,耗资约1.4亿欧元。据项目官网介绍,来自德国、美国、中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超过70个科研机构的联合科学家团队已于20日夜间乘船从挪威北部特罗姆瑟起航,目前正在奔赴北极途中。

团队途中就会在冰上布置科研观测站,科学家会轮流开展各项科学研究。据悉,整个项目期间参与其中的科学家有约600人。

团队负责人、来自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的马库斯·雷克斯在行前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他们希望能在北极收集急需的数据和信息来理解地球气候。

雷克斯说,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心”,却是人类在气候系统中了解最少的一环。在当前气候研究领域的诸多气候模型中,北极地区都是存在“最大不确定性”的区域,但又是全球变暖最快速的地区。

相关推荐
专访丨俄方期待与中国伙伴合作推动北极地区发展——访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州长奇比斯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州长安德烈·奇比斯日前在莫斯科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开发北极和发展北方航道已经成为俄罗斯国家发展重点任务,俄方期待与中国伙伴合作推动北极地区发展。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专访|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令人印象深刻——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斯蒂尔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日前在联合国六月气候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切实行动令人印象深刻。